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庶婦的意思、庶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庶婦的解釋

指嫡子的衆妾或庶子的妻妾。《儀禮·士昏禮》:“庶婦則使人醮之,婦不饋。” 鄭玄 注:“庶婦,庶子之婦也。”《爾雅·釋親》:“子之妻為婦,長婦為嫡婦,衆婦為庶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庶婦”是古代漢語中的稱謂詞,其含義主要包含以下兩個層面:

一、宗法制度下的身份定義

  1. 嫡子之妾或庶子之妻
    在傳統宗法體系中,嫡長子(正妻所生的長子)的妾室被稱為“庶婦”。例如《儀禮·士昏禮》提到:“庶婦則使人醮之,婦不饋”,鄭玄注“庶婦”為庶子之妻。
    此外,《爾雅·釋親》明确劃分:“子之妻為婦,長婦為嫡婦,衆婦為庶婦”,即嫡長子的妻子稱“嫡婦”,其他兒子的妻子統稱“庶婦”。

  2. 與“嫡婦”的對比
    嫡婦特指家族中長子的正妻,而庶婦涵蓋次子及以下兒子的正妻或嫡子的妾室。這種區分體現了古代家族中長幼尊卑的等級制度。

二、文學中的泛化用法

在文學作品中,“庶婦”有時被用來指代平民婦女。例如南朝劉勰《文心雕龍·樂府》中“匹夫庶婦,讴吟土風”,此處的“庶婦”泛指民間普通女性。


總結說明

相關定義可參考《儀禮》《爾雅》等經典文獻(來源:、2、6)。

網絡擴展解釋二

庶婦的意思

《庶婦》這個詞指的是古代貴族家庭中的次妻或嫡福晉以外的妻妾。

拆分部首和筆畫

《庶婦》一詞可以拆分為:庚部 (庚) 和女部 (女)。根據《康熙字典》,庚的五筆畫為一,女的五筆畫為三。

來源

《庶婦》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典籍《禮記·曲禮上》中。在古代貴族社會中,男性可以同時擁有多個妻妾,而庶婦則是指除了嫡福晉之外的其他妻妾。

繁體

《庶婦》的繁體寫法為「庶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根據不同朝代和書法家的書寫風格,寫法會有所變化。然而,根據《康熙字典》的記錄,庶婦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庀」(音pǐ)部分是閉合的「月」字加上「宮」字的變形,表達出婦女在内室居住的意思。

例句

他的府中有兩個嫡福晉和七個庶婦。

組詞

組詞:庶人、庶民、婦人、婦女、府邸、貴府、宮府。

近義詞

近義詞:繼室、側室、嫔妃、妾室、妾台。

反義詞

反義詞:嫡妻、正妻、正室、嫡福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