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歸本的意思、木落歸本的詳細解釋
木落歸本的解釋
猶言葉落歸根。《漢書·翼奉傳》“樂行姦邪,辰未主之” 顔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孟康 曰:“ 翼氏 《風角》曰‘木落歸本,水流歸末’,故木利在亥,水利在辰,盛衰各得其所,故樂也。”
詞語分解
- 木落的解釋 樹葉凋落。 晉 左思 《蜀都賦》:“木落南翔,冰泮北徂。” 南朝 齊 王融 《議給虜書疏》:“春草水生,阻散馬之適;秋風木落,絶驅禽之歡。” 唐 李峤 《與雍州崔錄事司馬錄事書》:“春還 江
- 歸本的解釋 .謂返回農耕。《後漢書·章帝紀》:“流人欲歸本者,郡縣其實廪。”《晉書·郗鑒傳》:“百姓懷土,皆有歸本之心。”《新唐書·李襲譽傳》:“ 襲譽 為引 雷陂 水,築 句城塘 ,溉田八百頃,以盡地利,民多歸
網絡擴展解釋
“木落歸本”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mù luò guī běn
- 字面意思:樹木凋零後,枝葉回歸根部。
- 引申義:比喻事物總有一定的歸宿,多指客居他鄉的人最終回到故鄉,與“葉落歸根”同義。
二、出處與典故
- 原始出處:東漢班固《漢書·翼奉傳》中記載:“木落歸本,水流歸末。”
- 注釋補充:三國時期魏國學者孟康在注解時提到,此句與古代“風角”學說相關,認為樹木的盛衰與地支(如“亥”“辰”)對應,體現自然規律。
三、結構與用法
- 成語結構:緊縮式,四字中性成語,古代沿用至今。
- 使用場景:
- 描述遊子思鄉或歸鄉的必然性;
- 比喻事物回歸本源或本質狀态。
四、近義詞
五、擴展說明
該成語蘊含中國古代哲學思想,通過自然現象(如樹木凋零)隱喻人生規律,強調“歸宿”的必然性。其背景與五行學說、天文曆法(如地支)有一定關聯,但現代多用于文學或日常表達中,不涉及複雜理論。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原文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漢書·翼奉傳》及顔師古注本。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木落歸本》的意思
《木落歸本》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事物歸于本質或基本狀态。它通常用來形容事物恢複本來面貌,回歸原始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木落歸本》的拆分部首是木和本,拆分後的筆畫分别是4畫和5畫。
來源和繁體
《木落歸本》最早出自《禮記·曲禮上》: "木變器則歸本。" 後來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成語,成為漢語中常用的習語。繁體字形為「木落歸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寫作《木落歸本》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比有所變化,例如「歸」字在古代寫作「帰」字。
例句
他經曆了失敗後,思考之後,決定徹底改變自己的行為,使自己重新「木落歸本」。
組詞
相關的詞語有歸本、本性、落葉歸根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有回歸本真、返璞歸真等。反義詞有偏離本質、變本加厲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