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軍牒的意思、軍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軍牒的解釋

軍中的文書。 唐 李商隱 《行次西郊作一百韻》:“夜半軍牒來,屯兵萬五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軍牒”是古代軍事領域中的專用文書,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展開:

一、基本釋義

“軍牒”指軍隊中用于傳達命令、記錄戰事或下達任務的官方文書。該詞由“軍”(軍隊)和“牒”(文書、證件)組成,字面含義即“軍事文件”。

二、曆史用例

唐代詩人李商隱在《行次西郊作一百韻》中寫道:“夜半軍牒來,屯兵萬五千”,描述了軍牒作為緊急調兵憑證的功能。此例表明軍牒在戰事中具有權威性和時效性。

三、功能與特點

  1. 内容範疇:涵蓋調兵指令、作戰部署、軍情記錄等,是古代軍事行動的重要憑證。
  2. 權威屬性:作為官方文書,具有強制執行力,違反者可能受軍法處置。
  3. 形式演變:不同朝代可能有差異,但核心功能始終圍繞軍事管理展開。

四、延伸用法

現代語境中,“軍牒”可比喻具有強制力的命令或規範,例如形容公司突然下達的重要通告時,可用“猶如一紙軍牒”來強調其嚴肅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文獻中的軍牒實例,可參考唐代軍事典籍或《李商隱詩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軍牒

軍牒(jūn piě)是漢字詞語,它由兩個部首組成:軍(jūn)和牒(dié)。軍的部首是冖,牒的部首是片。軍牒的總筆畫數為11,在簡化字中的寫法為軍牒。

來源

軍牒一詞最早出現在《漢官儀》一書中,其用法是指官方發給軍隊的命令和通告。在古代,軍牒通常由軍官或高級官員籤發,作為對士兵或下級官員的指示和授權。

繁體

在繁體字中,軍牒的寫法為軍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軍牒的寫法略有不同。軍在小篆字中寫作「軍」,牒在小篆字中寫作「書」。這些古代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再使用。

例句

  1. 将軍下達了一份軍牒,命令士兵立即出發。
  2. 士兵收到軍牒後,立即執行命令。

組詞

軍牒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軍牒案(關于軍牒的案件)、軍牒狀(軍牒的形式)等。

近義詞

軍令、軍令狀、軍令狀

反義詞

普通信函、民間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