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守善道。《管子·内業》:“守善勿舍,逐淫澤薄。”《漢書·劉向傳》:“詩雲:‘我心匪石,不可轉也。’言守善篤也。”《後漢書·鄭均傳》:“議郎 鄭均 ,束修安貧,恭儉節整,前在機密,以病緻仕,守善貞固,黃髮不怠。”《北史·常景傳》:“守善於已成,懼愆於未敗。”
“守善”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ǒu shàn,核心含義為“堅守善道”。以下是詳細解釋:
字面構成
深層内涵
強調在複雜環境中堅持道德準則,不因外界幹擾而動搖,如《管子·内業》中“守善勿舍,逐淫澤薄”即呼籲摒棄惡習、專注善行。
該詞在古代典籍中多次出現,體現其文化淵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文化背景,可參考《管子》《漢書》等文獻。
守善是一個具有深刻意義的詞彙,在漢語中傳達了對道德和善良的堅守。它由“宀”和“善”兩個部首組成,拆分的筆畫為9畫。
“宀”是一個獨體部首,表示房屋、住宅的意思。在《說文解字》中它的本義為“宀者房屋也”,它象征着一個人的栖身之所,也可以表示守護和保護。
“善”則是一個重要的偏旁部首,表達了好、美的意義。它包含了一個口字旁,強調了言行舉止的正确和好的品質。
守善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思想。儒家倡導人們要遵循道德準則,以德治國。守善作為道德的核心,提醒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始終保持善良、正直的行為。
在繁體字中,守善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由“宀”和“善”組成。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守善分别是“守”和“善”。其中,“守”的意思是堅守、守護,強調了對于善良的堅守;“善”的意思則是善良、美好,突出了對于道德的追求。
以下是一些關于“守善”的例句:
1. 我們應該守善待人,與他人和睦相處。
2. 他一直守善守道,深受人們的敬重。
3.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始終守善,不做壞事。
一些和“守善”相關的組詞包括守德、守信、守規矩等,它們都強調了對于道德價值的堅守。而守善的近義詞可以是善良、正直,反義詞可以是背善、為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