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草棉的意思、草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草棉的解釋

也叫非洲棉或小棉。在我國為一年生草本。株型矮小,葉掌狀。蒴果(棉鈴)較小,其纖維短而細,可用來紡紗、絮衣服被褥等。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布衣》:“﹝棉花﹞種有木棉、草棉兩者,花有白、紫二色,種者白居十九,紫居十一。” 锺廣言 注:“草棉:又名小棉、非洲棉,屬錦葵科。六世紀經 中亞細亞 傳入我國 新疆 、 甘肅 一帶,所以又稱阿拉伯棉。”《中國近代史資料選輯·采煉鋼鐵紡紗織布議》:“考 中國 古僅有木棉,名古貝。 宋 末時 南番 入貢, 中國 始有草棉,名古終,即今之華棉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草棉(學名:Gossypium herbaceum)是錦葵科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漢語詞典中對其釋義包含以下層次:

一、詞義解析

“草”指草本植物形态特征,“棉”源于梵語“karpāsa”,經波斯語轉譯後傳入漢語,表示纖維作物類别。草棉特指植株低矮、莖稈柔軟、葉片掌狀分裂的栽培棉種,與木本棉相區别。

二、植物學特征

草棉植株高約0.6-1.5米,葉片3-5裂,花黃色帶紫心,蒴果卵圓形。其種子被白色或淺棕色纖維包裹,纖維長度約20-30毫米,是早期紡織業重要原料。《中國植物志》記載其原産阿拉伯半島,後沿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三、曆史源流

唐代《酉陽雜俎》稱其為“白氎”,明代《農政全書》記載“草棉種出南海,莖弱如蔓,高者三四尺”。清代《植物名實圖考》明确區分草棉與木棉,印證其作為獨立物種的認知過程。

四、應用價值

草棉纖維可紡紗織布,種子含油率約17%-20%,可提煉工業用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我國新疆地區仍有少量草棉栽培,用于種質資源保護。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
  2. 《中國植物志》(科學出版社,2004)
  3. 《農政全書》(明代徐光啟著)
  4. 農業農村部種質資源庫公開數據

網絡擴展解釋

草棉(學名:Gossypium herbaceum L.)是錦葵科棉屬植物,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俗稱非洲棉、小棉或阿拉伯棉,為一年生草本或亞灌木,株高0.5-1.5米,葉片掌狀分裂,花黃色帶紫色基部,蒴果卵圓形。其纖維短而細,主要用于紡紗及填充衣物被褥。

二、形态特征

  1. 枝葉:嫩枝及葉疏被柔毛,葉寬5-10厘米,掌狀5裂,基部心形;
  2. 花果:花單生于葉腋,花冠直徑5-7厘米;蒴果長約3厘米,種子被白色棉毛;
  3. 花期:7-9月。

三、分布與栽培 原産于阿拉伯半島及小亞細亞,中國新疆、甘肅、雲南等地有栽培。據《天工開物》記載,草棉于公元6世紀經中亞傳入中國西北地區。

四、用途 纖維可紡織,種子可榨油(供食用或工業用)。但因纖維較短,現多被長絨棉品種取代。

如需更詳細植物學特征,可參考植物智百科及搜狗百科的完整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

吖吖氨基比林保林便姗不敢掠美步履維艱侪偶重慶沖深麤拙達努節棟朽榱崩鬥胸肚帶杜醖惡虐二望犯邊鋒劍粉繭高頭寡萌觀治活閻王建策徼名節節高祭煉郎壻俚民令章黎毯柳色新峛崺亂辭馬母綿陽市潛骸竄影然然可可饒爽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瑞草魁桑枲三一回五一回盛章試黜石級誓死不渝水洩不透熟缣四立太仆貪名逐利鐵屋聽天委命望帝啼鵑烏江仙山瓊閣息耗西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