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草棉的意思、草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草棉的解釋

也叫非洲棉或小棉。在我國為一年生草本。株型矮小,葉掌狀。蒴果(棉鈴)較小,其纖維短而細,可用來紡紗、絮衣服被褥等。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布衣》:“﹝棉花﹞種有木棉、草棉兩者,花有白、紫二色,種者白居十九,紫居十一。” 锺廣言 注:“草棉:又名小棉、非洲棉,屬錦葵科。六世紀經 中亞細亞 傳入我國 新疆 、 甘肅 一帶,所以又稱阿拉伯棉。”《中國近代史資料選輯·采煉鋼鐵紡紗織布議》:“考 中國 古僅有木棉,名古貝。 宋 末時 南番 入貢, 中國 始有草棉,名古終,即今之華棉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草棉(學名:Gossypium herbaceum L.)是錦葵科棉屬植物,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俗稱非洲棉、小棉或阿拉伯棉,為一年生草本或亞灌木,株高0.5-1.5米,葉片掌狀分裂,花黃色帶紫色基部,蒴果卵圓形。其纖維短而細,主要用于紡紗及填充衣物被褥。

二、形态特征

  1. 枝葉:嫩枝及葉疏被柔毛,葉寬5-10厘米,掌狀5裂,基部心形;
  2. 花果:花單生于葉腋,花冠直徑5-7厘米;蒴果長約3厘米,種子被白色棉毛;
  3. 花期:7-9月。

三、分布與栽培 原産于阿拉伯半島及小亞細亞,中國新疆、甘肅、雲南等地有栽培。據《天工開物》記載,草棉于公元6世紀經中亞傳入中國西北地區。

四、用途 纖維可紡織,種子可榨油(供食用或工業用)。但因纖維較短,現多被長絨棉品種取代。

如需更詳細植物學特征,可參考植物智百科及搜狗百科的完整描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草棉是指水陸兩栖植物紡織原料棉花的一種。它的拆分部首是艹和木,總共有12筆。草棉一詞的來源是融合了“草”和“棉”的意思,形象地描述了棉花的生長環境。在繁體字中,草棉的寫法保持不變。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也是類似的。例如,草可以寫成“艸”,棉可以寫成“綿”。以下是一個例句:我家鄉的草地上種滿了草棉。草棉可以組成其他詞,例如棉衣、棉被等。近義詞可以是棉花,而反義詞可能是人造纖維。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