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离去本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诸侯释位,以閒王政。” 杜预 注:“閒,犹与也。去其位,与治王之政事。” 晋 陆机 《答贾长渊》诗:“释位挥戈,言谋王室。”
(2).用为赞辅朝政之称。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故国忧赖其释位,主弱凭其翼戴。”《新唐书·李光弼传赞》:“ 光弼 虽有不释位之诛;然谗人为害,亦可畏矣!”
“释位”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离开本职职位
指主动或被动地脱离原有职务或地位。例如《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诸侯释位,以閒王政”,杜预注解释为“去其位,与治王之政事”。
辅佐朝政的尊称
用于形容臣子辅助君主处理政务的行为。如晋代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中提到“国忧赖其释位”,即强调臣子通过辅政来稳定国家。
字义拆分
古籍用例
如陆机《答贾长渊》诗“释位挥戈,言谋王室”,结合上下文可理解为“离开职位后仍为王室谋划”,体现双重含义的灵活运用。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如需引用,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指向“离职”还是“辅政”。
释位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解释某个词语的含义或者理解某个事物的位置。它可以用来描述对事物概念的解释、解答或说明。
释位的部首是讠("讠"是具体事物讠字的旁,表示与言语相关)。它的总笔画数是5。
释位是一个汉字词语,源自古代汉语。在繁体字中,释位的写法为釋位。
在古代汉字中,释位的写法经历过一定的演变。古时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仍可以辨认出来。
1. 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释位了这个复杂的概念。
2. 请帮我释位一下这个生词的意思。
组词:释义、释词、释法
近义词:解释、阐释、诠释
反义词:不解、不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