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食土的意思、食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食土的解釋

(1).種糧食的田地。《國語·吳語》:“食土不均,地之不修,内有辱於國,是子也。”

(2).享受封邑的租稅。 漢 班固 《十八侯銘·将軍棘津侯陳武》:“功成食土,德被遐邇。” 晉 陸機 《五等諸侯論》:“諸侯饗食土之實,萬國受世及之祚矣。”

(3).吃泥土,栖息于土中。《孔子家語·執辔》:“食水者善遊而耐寒,食土者無心而不息。” 宋 蘇轼 《定惠院颙師為餘竹下開嘯軒》詩:“食土蚓無腸,亦自終夕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食土”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該詞的詳細解釋及出處:

一、主要含義

  1. 指代農耕土地

    • 原義為“種糧食的田地”,強調土地的耕種用途。例:《國語·吳語》提到“食土不均,地之不修”,即批評田地分配與耕作問題。
  2. 封建制度中的特權

    • 指古代諸侯或受封者享有的封地租稅。如陸機《五等諸侯論》所述“諸侯享食土之實”,表明貴族通過封邑獲取經濟收益。
  3. 生物行為描述

    • 指動物(如蚯蚓)吞食泥土或栖息于土中的習性。蘇轼詩句“食土蚓無腸”即用此意,描述蚯蚓在土壤中的生存狀态。

二、延伸與例句

三、注意事項

以上解釋綜合了《國語》《孔子家語》等古籍及漢典、滬江詞典的權威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食土》的意思

《食土》是指吃土或吃泥土的行為,也用來形容非常貧困、極度饑餓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食土》由食和土兩個字組成。

食:部首為食,總筆畫為8。

土:部首為土,總筆畫為3。

來源和繁體字

《食土》最早出現于陸遊的《劍南詩稿》中,其意為人們餓得沒有東西可吃隻能吃土。這個詞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那個時期人民的艱苦生活。

繁體字為「食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食土」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基本上還是由食和土兩個字組成。

例句

1. 那個小男孩家境貧苦,常常餓得隻能食土填饑。

2. 在那個饑荒的年代,人們不得不食土以度日。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食草、食肉、食物。

近義詞:吃土、土食。

反義詞:進食、享受美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