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氣概雄偉。 明 宋濂 《鳳陽陳方氏贈二代碑銘》:“當時元夫志士,無不拏風躍雲,吐陽噓陰,緻身於九霄之上。” 明 宋濂 《國朝名臣序頌·劉文正公秉忠》:“賢者在世,視時詘信,挂瓢 武安 ,絶世離羣,幡然而起,拏風躍雲。”
“拏風躍雲”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如需更完整的出處解析或例句,可參考古籍《鳳陽陳方氏贈二代碑銘》。
《拿風躍雲》是一個成語,形容人具有超凡脫俗、英勇無畏的志向和行為,意指具有超強的才能和膽識,追求卓越,不受世俗拘束。
《拿風躍雲》共包含3個漢字,其中“拿”部首為手部,讀音為“ná”,筆畫數為8;“風”部首為風部,讀音為“fēng”,筆畫數為9;“躍”部首為足部,讀音為“yuè”,筆畫數為12;“雲”部首為雲部,讀音為“yún”,筆畫數為4。
《拿風躍雲》最早出自《易經·說卦篇》:“遠志明也,拏風躍雲。”意指志向遙遠而明确,能夠抓住機遇,勇往直前。
《拿風躍雲》的繁體字為「拿風躍雲」。
古時《拿風躍雲》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如“拏”字的古代寫法為“㐸”,“風”字的古代寫法為“風”,“躍”字的古代寫法為“躍”。
他在工作上拿風躍雲,迅速提升了自己的職位。
風和雨、風華絕代、躍然紙上。
鴻鹄之志、雄圖大略、壯志淩雲。
心滿意足、碌碌無為、庸庸碌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