殚見洽聞的意思、殚見洽聞的詳細解釋
殚見洽聞的解釋
[extensive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形容見多思廣
詳細解釋
謂見聞、知識十分廣博。《文選·班固<西都賦>》:“元元本本,殫見洽聞。” 張銑 注:“殫,盡也;洽,徧也。” 唐 劉知幾 《史通·采撰》:“向使專憑 魯 策,獨詢 孔 氏,何以能殫見洽聞,若斯之博也?” 茅盾 《如何欣賞文藝作品》:“他們那時候,把一部分用文言寫的詩、詞、賦、曲、傳奇、小說,乃至野史、筆記,視為‘雜覽’,士大夫博習經史以後,不妨也閱讀一番,為的是可以‘怡情養性’,‘殚見洽聞’。”
詞語分解
- 殚的解釋 殚 (殫) ā 竭盡:殚心。殚力。殚竭。殚精竭慮。殚見洽聞(指見聞廣博)。 筆畫數:; 部首:歹; 筆順編號:
- 洽聞的解釋 多聞博識。《史記·儒林列傳》:“其令禮官勸學,講議洽聞興禮,以為天下先。” 唐 楊炯 《從甥梁錡墓志銘》:“ 鄭玄 殫見,覽萬卷之八千; 班固 洽聞,涉五經之四部。”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一篇
網絡擴展解釋
“殚見洽聞”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ān jiàn qià wén,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1.基本含義
該成語形容一個人見聞廣博、學識豐富,即“該見的都見過了,該聽的都聽過了”。其中:
- “殚”:意為“盡、完全”;
- “洽”:意為“廣博”。
合起來指通過廣泛接觸和積累,達到對事物全面深入的了解。
2.出處與典故
成語最早出自漢代班固的《西都賦》:“元元本本,殚見洽聞”,原指漢代學者對典籍的整理和考據之嚴謹,後引申為對知識廣博的贊美。
3.用法與語法
- 詞性:聯合式結構,通常作謂語、定語。
- 例句:清代陳澧在《東塾讀書記·禮記》中寫道:“殚見洽聞,非後儒所能及矣”,強調學識的廣博性。
4.近義詞與反義詞
5.現代意義
在現代語境中,該成語不僅形容知識儲備豐富,也隱含通過努力積累和廣泛學習達到全面認知的過程。
“殚見洽聞”既是對學識廣博的褒獎,也體現了傳統文化中對知行合一的重視。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西都賦》原文或相關成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殚見洽聞》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通過努力去發現和了解不同的見解和消息。它可以拆分為“殚”、“見”、“洽”和“聞”四個部分,分别由“歹”、“見”、“氵”和“門”組成。它源于古代漢字的演變和變形,而在繁體字中可能會有一些差異。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然而,《殚見洽聞》這個詞的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所以沒有太大的區别。
以下是一個關于《殚見洽聞》的例句:小明每天通過閱讀書籍和與他人交流,發揚殚見洽聞的精神,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和見識。
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交流、發現、了解、知識等。
與《殚見洽聞》有關的近義詞可以是:廣博的見識、觸類旁通等。
而反義詞可能是:埋頭苦幹、閉門造車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