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實官的意思、實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實官的解釋

有實際職務的官職。相對于“虛銜”而言。《魏書·敬宗孝莊帝紀》:“詔諸有私馬仗從戎者,職人優兩大階,亦授實官;白民出身,外優兩階,亦授實官。” 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一章:“後世不獨實官不任,并虛爵亦從而奪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實官"是古代職官制度中的專有名詞,指具有實際職掌和俸祿的正式官職,與虛銜、散官等非實務性官職相區别。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周禮》對官職的分類體系,漢代經學家鄭玄注《周禮·天官》時提出"實職有司,虛位無責"的劃分标準。

從詞源學角度分析,"實"在《說文解字》中釋為"富也,從宀從貫",引申為充實、真實;"官"在《康熙字典》中訓為"職也,使治公者",二字組合強調官職的實際效能。唐代杜佑《通典·職官典》記載:"凡授實官者,皆給職分田",印證了實官的經濟待遇特征。

在語義演變方面,宋代馬端臨《文獻通考》将實官細分為三類:掌印理事者、專司錢谷者、統轄兵戎者,這種分類被明清兩代沿襲。清代趙翼《陔餘叢考》特别指出:"捐納制度中,惟實官可理民事,餘皆虛秩",凸顯其行政實務屬性。

現代漢語研究中,《漢語大詞典》将該詞釋義為"有實際職務的官職",并舉《宋史·職官志》"凡京朝官,實官任事者給職錢"為例證。北京大學《古代漢語詞典》則從語法角度分析,認為該詞屬偏正結構複合詞,中心語素"官"受"實"修飾,構成性質限定關系。

網絡擴展解釋

“實官”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í guān,其核心含義指有實際職務的官職,與僅有名號而無實權的“虛銜”相對。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2.曆史背景與用例

3.使用場景

4.相關概念辨析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實官”一詞既承載古代官僚制度的特點,也適用于現代對實際權力的描述。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原文,可參考《魏書》或康有為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挨挨錯錯暗約私期把截蔽日幹雲不拉長材稱計嗤妍創世惔焚丹華搗練大項大爺菧苨放射療法鳳靥伏爾加河纖夫乖調過制寒梭會餐回皈蕙路薦枕解樣疾苦井灌晶亮金科玉臬居貨開齋慷慨輸将溘逝兩邊緑螘夢中説夢俛眄民彜你争我奪弄管調絃僻經冗積三法司桑椹酒煞費苦心誓言私了思詠隼質體夫推謙錗鏆五色棒詳夢相思曲纖悉無遺諧輯溪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