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勸的意思、勤勸的詳細解釋
勤勸的解釋
謂以身之勤勞勸勉别人。《三國志·魏志·王昶傳》:“ 昶 斫開荒萊,勤勸百姓,墾田特多。” 唐 于邵 《劍南東川節度使鮮于公經武頌》:“拉彼群逋,輯我遊闕,躬之先之,不日不月,七載勤勸,三軍克振, 龍安 之役,伐 原 示信。”
詞語分解
- 勤的解釋 勤 í 做事盡力,不偷懶:勤勞。勤快。勤奮。勤政(勤奮于政事)。勤謹。勤勉。勤懇。克勤克儉。 經常:勤密(頻繁)。來往很勤。 上班,事務:勤務。勤雜。出勤。後勤。 擔心,憂慮:勤恤(憂慮憐惜)。 幫助
- 勸的解釋 勸 (勸) à 說服,講明事理使人聽從:勸說。勸解(?)。勸導。勸教(刼 )。勸谏。勸慰。勸戒。勸進(封建社會勸說實際上已經掌握政權而有意做皇帝的人做皇帝)。 勉勵:勸勉。勸學。勸業。勸善。 筆畫數
專業解析
"勤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頻繁、懇切地規勸或勉勵。它強調在勸說或鼓勵他人時,所表現出的不厭其煩、态度誠懇、持續努力的特點。
以下從詞典角度對其進行的詳細解釋:
-
釋義核心:
- 勤: 本義指勞苦、做事盡力,引申為次數多、經常、盡力、周到。在“勤勸”中,主要強調次數頻繁、不辭辛勞、态度懇切。
- 勸: 本義指勉勵、鼓勵,引申為用道理說服人、規谏、告誡。在“勤勸”中,指勸導、規勸、勉勵的行為。
- 合義: 因此,“勤勸”指反複地、不厭其煩地、誠懇地進行勸導、勉勵或告誡。它描述的是一種持續付出努力、态度真誠的勸說行為。
-
使用場景與側重:
- 規勸改正: 常用于描述對他人的錯誤、缺點或不當行為進行反複、耐心地勸導,希望其改正。例如:“家人勤勸他戒除不良嗜好。”
- 勉勵進取: 也可用于描述對他人(尤其是晚輩或需要鼓勵者)進行持續、懇切的鼓勵,促使其努力向上、積極進取。例如:“師長勤勸學子們勤奮讀書。”
- 強調過程與态度: 該詞不僅指勸說的行為本身,更着重強調勸說的頻率高(勤)和态度真誠(勸),體現了勸說者的良苦用心和不懈努力。
-
近義詞辨析:
- 勸告/勸導: 側重于告知道理使其聽從,但未必強調“頻繁”和“懇切”。
- 規勸: 側重于鄭重地勸告,使其改正錯誤,與“勤勸”在規勸義上相近,但“勤勸”更突出“勤”的頻率和懇切。
- 敦促: 側重于催促、逼迫,語氣可能更強硬,而“勤勸”更側重耐心、反複地說服。
- 鼓勵/勉勵: 側重于激發勇氣和信心,使其努力,但缺少“勤勸”中可能包含的規誡意味和強調反複性。
-
“勤勸”是一個融合了行為頻率(勤)和行為性質(勸)的複合詞。它特指那種出于關心或責任,不厭其煩、态度誠懇地對他人進行反複勸導或勉勵的行為,體現了勸說者的堅持和用心良苦。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 對“勤”和“勸”的釋義進行了詳盡梳理,其釋義是理解“勤勸”複合含義的基礎。該詞典由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是漢語詞彙研究的權威工具書。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該詞典雖未直接收錄“勤勸”詞條,但其對“勤”和“勸”的現代漢語常用義項的解釋(如“勤”的“次數多;經常”、“勸”的“拿道理說服人,使人聽從”)是理解“勤勸”現代用法和構成的核心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勤勸”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基本釋義
- 核心含義:指通過自身的勤勞行為勸勉他人,強調以身作則的引導方式。例如《三國志》中記載王昶“斫開荒萊,勤勸百姓”,即通過開墾荒地的實際行動帶動百姓勞作。
構成與延伸
- 字詞拆分:
- 勤:表示勤奮、努力,既指自身行動上的勤勉,也隱含對他人的激勵。
- 勸:指勸告、勸導,側重于通過語言或行為影響他人。
- 使用場景:多用于教育、工作等需要鼓勵他人積極行動的場合,如師長勸學生勤學、領導帶動團隊協作等。
權威文獻例證
- 曆史用例:唐代于邵《劍南東川節度使鮮于公經武頌》中提到“七載勤勸,三軍克振”,體現長期以身作則的勸勉效果。
常見誤解辨析
- 部分解釋(如)将“勤勸”單純理解為“頻繁勸說”,但權威來源更強調“以行動示範”的内涵,需注意區分。
總結來看,“勤勸”融合了行動與語言的雙重引導,是中華文化中“身教勝于言傳”理念的典型體現。
别人正在浏覽...
暗緑稀紅本事人柏林彩霞骖仆揣骨聽聲出污泥而不染青蓮嬌電邁反騰豐報負屈銜寃婦孺富豔斧政公共交通宮亭湖關東出相,關西出将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貴敬海鷰行為科學好沒生華婉惠義鑒察攪腸痧角節及不得一腳指擂捶類似良夫賃書曆史觀隸首之學曆翁啰赢哤雜茂衍魔行能言善道鳥鄉女工旁皇漂亮朋友谸谸耆德清資漆燭山兒上榮神韻說施命發號衰疢頌德歌功歲荒桃心忤觸誤卯無戲懈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