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崇頌揚。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凡彼輕薄之徒,雖便辟偶俗,廣結伴流,更相推揚,取達速易,然率皆皮膚狡澤,而懷空抱虛。”《高齋漫錄》引 宋 黃樵仲 《祭鄧潤甫文》:“中臺三月,功名已遂於推揚;東府數宵,魂魄俄歸於寂寞。” 元 蒲道元 《偶記少時小年能綴文》詩:“穎悟過 長吉 ,推揚自 少陵 。” 清 劉大櫆 《程書原傳》:“賴秋官之賢,能推揚其先人之隱行,使之表著於當時,而因得以傳於後世。”
“推揚”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uī yáng(注音:ㄊㄨㄟ ㄧㄤˊ),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理解:
推崇頌揚
指對他人的品德、成就或思想表示高度贊揚和尊敬。例如:
推廣發揚
強調将某種理念、文化或精神傳播并弘揚開來。例如:
“推揚”兼具“贊揚”與“傳播”的雙重内涵,既可用于人際贊譽,也可指文化弘揚。其使用語境偏書面化,常見于文學或曆史讨論中。
《推揚》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一種褒揚、贊美和推崇的意思。它可以用來表達對某個人、事物或觀點的欣賞和贊美。
《推揚》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扌」和「羊」,其中「扌」是左邊的部首,表示手的意思;「羊」則是右邊的部首,表示羊的意思。根據字典的查詢,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推揚》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晚近,可以追溯到明代。它是由兩個意思相近的詞語組合而成的,即「推」和「揚」。其中,「推」的意思是推崇、推舉,表示對某人的好評和支持;「揚」則是誇獎、表揚,表示對某事物的贊美和高度評價。因此,「推揚」是對人或事物進行贊美和崇拜的意思。
《推揚》這個詞在繁體漢字中的寫法為「推揚」。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推揚」這個詞的變體寫法較多。例如,有一種寫法是「推揚」,其中的「揚」是由「手」和「羊」兩個部首組成的。
1. 他一直推揚着自己的學生,贊揚他們的優秀表現。
2. 老師對他的進步給予了大力推揚,激勵他更加努力。
推崇、推舉、誇獎、表揚、贊美、崇拜等。
褒揚、贊賞、頌揚、推崇、稱贊等。
貶低、诋毀、責備、譴責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