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觀音的意思、觀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觀音的解釋

見“*********”

詳細解釋

即 ********* 。 唐 時避 太宗 李世民 諱,省稱 觀音 。 唐 張說 《觀音菩薩像頌》:“我聞上古有聖人,心入羣有,身包大空,普觀一切音聲,其名曰 觀音 菩薩。”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二》:“天下寺立 觀音 像,蓋本于 唐文宗 好嗜蛤蜊。”《紅樓夢》第八八回:“這樣説來,老太太做了 觀音 ,你就是 龍女 了。”參見“ *********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觀音(Guānyīn)是佛教中的重要菩薩,全稱“觀世音”,其含義和地位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釋:

一、名稱與起源

  1. 梵文含義
    源自梵語“Avalokiteśvara”(阿縛盧枳帝濕伐邏),意為“觀照世間衆生的悲苦之聲”。“觀”指以無漏智慧洞察世間,“音”指一切衆生的祈求之聲。

  2. 中文稱謂演變
    唐代因避太宗李世民名諱,略稱“觀音”,而玄奘譯《心經》時采用“觀自在”一名,強調其自在無礙的智慧。

二、佛教地位

  1. 菩薩身份與佛果
    觀音是大乘佛教的慈悲化身,雖以菩薩形象普度衆生,但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記載,其早已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為救度衆生倒駕慈航示現菩薩身。

  2. 西方三聖與四大菩薩

    • 作為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與右脅侍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
    • 與文殊、普賢、地藏并列為漢傳佛教“四大菩薩”。

三、形象與道場

  1. 形象演變
    南北朝時期開始出現女性化造像,唐代後盛行女相,象征慈悲柔和。常見形象包括手持淨瓶、楊柳枝的“楊柳觀音”或千手千眼像。

  2. 道場聖地
    中國浙江普陀山被認為是觀音顯靈說法的道場,素有“海天佛國”之稱。

四、信仰核心

觀音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為信仰核心,強調“有求必應”,《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記載其能救七難、解三毒、應二求,是民間最廣泛崇奉的佛教形象之一。


提示:如需了解更詳細的經典依據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妙法蓮華經》或佛教史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觀音的意思

《觀音》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觀看廟宇或寺院中供奉的*********菩薩像”。觀音菩薩是佛教中的大乘菩薩之一,被視為普陀山聖地的主宰,也是廣受信仰和敬仰的佛教菩薩。

拆分部首和筆畫

觀音的拆分部首是“見”,筆畫為8畫。其中,“見”是觀音字的部首,意為“看到、目睹”。

來源和繁體

《觀音》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觀”字意為“看、看到”,“音”字是指“聲音、聲響”。兩個字合在一起即表示在廟宇或寺院中看到*********菩薩的相關名詞。在繁體字中,觀音通常寫作「觀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觀音字的形狀略有差異。在金文和篆書中,觀音的形狀更加古樸,呈現出神秘的氛圍。隨着時間的演變,觀音逐漸由簡化為現在的現代字形。

例句

1. 她每天都去廟裡上香給觀音菩薩祈福。

2. 我們在觀音前默默祈禱,希望能得到保佑。

組詞

觀音現代漢語中可以作為很多組詞的一部分,例如:

1. 觀音菩薩

2. 觀音堂

3. 觀音山

4. 觀音像

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觀音相關的近義詞可以是觀自在、*********。反義詞則不存在,因為觀音是一個特定的人物名詞,難以找到與之完全背道而馳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