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退伍軍人的意思、退伍軍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退伍軍人的解釋

[veteran;demobilized sol***r;ex-service man] 原為部隊成員,根據其服役年限、服役種類、榮譽退役還是解除現役職務,或殘廢等級,按照法令規定有資格享受退伍軍人法所規定的利益或特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退伍軍人是指根據國家規定退出現役的軍人,其定義和範圍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區别,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1. 核心概念
    退伍軍人特指完成法定服役期限後退出軍隊的軍人,尤其適用于義務兵。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1954年11月1日義務兵役制實施後入伍的士兵,持有退伍或複員證件的人員均屬此類。

  2. 法律保障
    2018年《退役軍人保障法》将退出現役的軍人統稱為“退役軍人”,涵蓋軍官、軍士、義務兵等所有軍種。但傳統語境中,“退伍軍人”更側重義務兵群體。


二、與其他術語的區别

  1. 退伍 vs 退役

    • 退伍:通常指義務兵服役期滿(一般為2年)後退出現役,國家不安排工作。
    • 退役:廣義概念,包括退伍、轉業、複員、退休等所有退出現役的形式,適用于所有軍人。
  2. 複員與轉業

    • 複員:軍人退出現役後不安排工作,領取一次性補助(如義務兵或自願選擇的士官)。
    • 轉業:通常指軍官或服役滿規定年限的士官,由國家安排到地方工作。

三、權益與身份認定

退伍軍人可依法享受醫療、教育、就業等優待政策,具體權益根據服役年限、退役性質(如是否參戰、傷殘等級)有所不同。例如:


四、國際對比(參考俄羅斯)

俄羅斯的“退伍軍人”身份涵蓋參加軍事行動的軍人,需通過審核程式認定,并享受相應福利,與中國側重義務兵的定義存在差異。

如需進一步了解身份認定流程或政策細節,可參考《退役軍人保障法》或咨詢當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退伍軍人

《退伍軍人》一詞指的是已經從軍隊中退役的人員,也可以理解為退伍的軍人。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

1. 退:由"人"和"⼀"組成,"人"是部首,"⼀"是筆畫。

2. 伍:由"人"和"亻"組成,"人"是部首,"亻"是筆畫。

《退伍軍人》一詞的來源是指已經完成義務軍役或正式離職的軍隊成員。他們在服役期滿、完成任務、年齡超過退伍年限等條件下,可以選擇離開軍隊。這個詞也可以用來形容曾經從軍經曆的人,即使他們已經退役多年。

在繁體中,"退伍軍人"的寫法相同,沒有改變。

古時候,"退伍軍人"的寫法略有不同。其中,"退"字用的是古代的"傑"字,表示軍人結束服役後傑出的表現。而"伍"字則是由兩個"亻"字組成,代表着軍人們的團隊合作精神。

例句:
1. 他是一位優秀的退伍軍人,榮獲了多項軍事獎項。

組詞:
1. 退役軍人
2. 退伍軍官
3. 退伍激勵
4. 退伍生活
5. 退伍津貼

近義詞:
1. 退役軍人
2. 退伍士兵
3. 退役戰士

反義詞:
1. 待命軍人
2. 在役軍人
3. 在職軍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