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懸挂鐘磬鼓的木架。橫杆叫簨,直柱叫虡。《禮記·明堂位》:“ 夏後氏 之龍簨虡。” 鄭玄 注:“簨虡,所以懸鐘鼓也。橫曰簨,飾之以鱗屬;植曰虡,飾之以臝屬、羽屬。” 宋 蘇轼 《賜端明殿學士銀青光祿大夫緻仕範鎮獎谕诏》:“覽詩書之來上,閲簨虡之在廷。”
“簨虡”是古代懸挂鐘、鼓等樂器的木架結構名稱,由“簨”和“虡”兩部分組成:
單字釋義
組合含義 兩者合稱“簨虡”,即古代懸挂編鐘、編磬等大型樂器的支架系統。橫梁(簨)用于固定樂器,立柱(虡)起支撐作用,常見于宮廷、宗廟等禮儀場所,是禮樂制度的重要載體。
其他别稱 該結構在古籍中也被稱為“栒虡”,如《詩經·周頌》提到“設業設虡,崇牙樹羽”,其中“虡”即指立柱,與“簨”共同構成完整的樂器架。
文化意義 簨虡不僅具有實用功能,其雕刻紋樣(如神獸、雲紋)還體現了古代工藝水平和禮制規範,是研究先秦禮樂文化的重要實物參考。
注:現代漢語中該詞已不常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考古領域。
《簨虡》是一個漢字詞語,有多個意思。它可以指代人物或事物的形象鮮明、特征突出。也可以表示人物或事物的情感表達強烈、感染力高。此外,《簨虡》還可以表示人物的才能或技藝十分出衆。
《簨虡》的偏旁部首是竹(⺮),共有28個筆畫。
《簨虡》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可以追溯到《爾雅》和《說文解字》兩本古籍。它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簨虡」。
關于《簨虡》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目前沒有找到相關資料。在現代漢字中,《簨虡》以簡化字形式被廣泛使用。
1. 他的表演技巧非常簨虡,每次演出都能感動觀衆的内心。
2. 這本小說的故事情節非常簨虡,引人入勝。
3. 這部電影的劇情簨虡,讓人深思。
組詞:簨虡天賦、簨虡才華。
近義詞:出類拔萃、傑出、卓越。
反義詞:平庸、平凡、普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