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柴的意思、束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柴的解釋

一把柴。常用以形容身體幹瘦。 唐 孟郊 《杏殇》詩之八:“病叟無子孫,獨立猶束柴。” 清 錢謙益 《桂殇》詩之一:“身似束柴憐病叟,拾柴空復羨鶵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束柴"是漢語中一個複合名詞,其核心含義指捆紮成束的柴火。從構詞法分析,"束"為動詞性語素,表示捆紮、聚集的動作,"柴"為名詞性語素,指代燃燒用的木料。該詞常見于古代文獻及方言用語,具體釋義包含兩個層面:

一、物質實體層面 指将散亂柴枝通過繩索、藤條等材料進行捆紮後的形态。這種捆紮方式既便于運輸存儲,又能規範柴火體積,如《詩經·齊風》"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中描述的薪柴處理方式,便涉及束柴工序。

二、象征意義層面 在古代禮儀中,束柴常用于祭祀場合,《周禮·春官》記載"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鄭玄注"槱,積也,積柴實牲體焉"(來源:中華書局《周禮注疏》)。這種用束柴燃燒獻祭的儀式,衍生出"燔柴"的專用祭祀術語。

現代漢語中,"束柴"仍保留在部分方言詞彙體系,如閩南語稱"柴束"(tshâ-pak),指捆紮待售的柴火單位(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漢語方言大詞典》)。其構詞邏輯與古漢語一脈相承,印證了漢語詞彙發展的曆史連續性。

網絡擴展解釋

“束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讀音:shù chái(注音:ㄕㄨˋ ㄔㄞˊ)
字義:


二、比喻用法

核心含義:形容人身體幹瘦、枯槁,尤其指病弱或年老體衰的狀态。
出處與例句:

  1. 唐代孟郊《杏殇》詩:“病叟無子孫,獨立猶束柴”,以“束柴”比喻孤苦無依、瘦弱佝偻的老人。
  2. 清代錢謙益《桂殇》:“身似束柴憐病叟”,進一步強化了瘦弱病體的意象。

三、補充說明

若需更多詩詞例證或字源考據,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豹蔚犇逸碧筳不攜參訣承攬承露齒如瓠犀翅子答讪反問範先風興雲蒸輔弼服務業感諷感生帝公斤诟如不聞詭态過頭好客合辦皇德慌忽回見交吻錦篇繡帙金小相九坑糾缦計無所出基兆具全尻駕攔擊寥稍離經辨志臨歧綸組節束蒙松迷川木榻穿僻典錢過北鬥﹐米爛成倉乾嚎前因後果失婚十世宥抒廁涚齊私觌官貼賠土畜推天搶地退味玩狎誣詞無藝攜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