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柴的意思、束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柴的解釋

一把柴。常用以形容身體幹瘦。 唐 孟郊 《杏殇》詩之八:“病叟無子孫,獨立猶束柴。” 清 錢謙益 《桂殇》詩之一:“身似束柴憐病叟,拾柴空復羨鶵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束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讀音:shù chái(注音:ㄕㄨˋ ㄔㄞˊ)
字義:


二、比喻用法

核心含義:形容人身體幹瘦、枯槁,尤其指病弱或年老體衰的狀态。
出處與例句:

  1. 唐代孟郊《杏殇》詩:“病叟無子孫,獨立猶束柴”,以“束柴”比喻孤苦無依、瘦弱佝偻的老人。
  2. 清代錢謙益《桂殇》:“身似束柴憐病叟”,進一步強化了瘦弱病體的意象。

三、補充說明

若需更多詩詞例證或字源考據,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束柴的意思

《束柴》是一個中文詞彙,意思是指用繩子或帶子捆紮成捆的柴火。這個詞通常用來描述将柴火捆紮成一捆的動作或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束柴》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和“木”。其中,“⺮”是表示竹子的部首,“木”是表示木頭的部首。

根據部首和筆畫的拆分,可以知道《束柴》這個詞的拼音讀音分别為“shù”和“chái”,其中,“shù”的聲調為3聲,“chái”的聲調為2聲。

來源和繁體

《束柴》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現于《詩經·邶風·柴》一篇中。在繁體字中,“束”字的形狀稍有不同,但意思和讀音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束柴》這個詞的古代寫法為「束柴」,其中的「束」字表示用繩子捆紮,與現代的「束」字意思相近,隻是字形有所差别。

例句

1. 他用繩子把柴火捆綁成一束柴。

2. 冬天來臨,他每天都要準備好一束柴火。

組詞

可以通過在《束柴》前面或後面添加其他詞彙來組成相關的詞語,例如:

1. 柴火束柴

2. 柴捆束柴

3. 柴火雜草束柴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柴捆、柴把、柴截

反義詞:散柴、散火、分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