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立首都。《書·說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設都。” 孔穎達 疏:“設都謂設帝都及諸侯國都。”《墨子·尚同中》:“夫建國設都,乃作後王君公,否用泰也。”
“設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設立首都,主要用于古代文獻中。以下為詳細解釋:
《尚書·說命中》
記載:“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設都。” 孔穎達疏注:“設都謂設帝都及諸侯國都。”
說明:此處強調“設都”是順應天命、建立政權的重要儀式。
《墨子·尚同中》
提到:“夫建國設都,乃作後王君公。”
說明:墨子将“設都”視為國家制度的基礎,與分封諸侯相輔相成。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設都”解釋為“設施齊全的聚集地”,但此釋義缺乏古籍依據,可能是對“設施”與“都城”的誤組合。需以經典文獻中的定義為準。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尚書》《墨子》等古籍原文或權威注疏。
設都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建立或設立首都。它是由“設”和“都”兩個字組成。
設都的部首是“十”字旁,總共有8個筆畫。
設都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二十八年》篇中。這篇文章寫到:“晉有德都,荊有遂都。” 。
設都的繁體字形為「設都」。
根據古代字書《說文解字》的記載,設都的古代寫法為「逸府」。
1. 那個國家在20世紀初設都于首都。
2. 這個新建的城市有望成為該國的設都。
設國、設城、設戶、設立、設施
建都、置都、定都、選都
除都、廢都、遷都、廢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