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亭午的意思、亭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亭午的解釋

[noon;midday] 正午;中午

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李白《古風》

詳細解釋

正午。 晉 孫綽 《遊天台山賦》:“爾乃 羲和 亭午,遊氣高褰。” 宋 蘇轼 《上巳出遊隨所見作句》詩:“三杯卯酒人徑醉,一枕春睡日亭午。” 清 龔自珍 《尊隱》:“日之亭午,乃炎炎其光,五色文明。”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辛亥遊錄》:“八月十七日晨,以舟趣 新步 ,曇而雨,亭午乃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亭午”是漢語中表示時間的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古籍出處與例句

  1. 《三峽》(郦道元)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翻譯:若不是正午或半夜,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2. 《遊天台山賦》(晉·孫綽)
    “羲和亭午,遊氣高褰。”
    翻譯:正午時分,雲氣散開,陽光普照。

  3. 《古風》(李白)
    “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
    描寫:正午車馬揚塵,道路昏暗。

三、使用特點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亭午”是古代對正午的雅稱,常見于山水詩文或曆史文獻中,通過具體語境可更直觀理解其時間指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亭午》的意思

《亭午》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高夏時分,午後在亭子中的休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亭午》由3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亠、丶和十。它一共包含了6筆劃。

來源和繁體

《亭午》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主要源自于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在小說中,亭午一詞描述了一個夏日午後在亭子中休息的情景。

在繁體字中,亭午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亭午》的寫法沒有太大變化,基本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1. 在炎炎夏日的亭午時光,他們坐在涼爽的亭子裡,享受着微風輕拂的愉悅。

2. 抓緊亭午這段寶貴的休息時間,讓自己放松身心,恢複體力。

組詞

亭午并不常用于組詞,但可以與一些形容詞和動詞搭配使用,如亭午時光、亭午休息。

近義詞

在描述午後休息的概念上,與亭午相關的近義詞有午後、午間。

反義詞

亭午的反義詞是清晨,它表示一天中早晨的時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