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漁舟。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鱗語·漁具》:“跳白者,船也。其製小,僅受一人,於灣環隈澳間,乘暮入焉。乃張二白闆於船旁,而鳴其榔,魚見白闆,輒驚眩入網。”
“跳白”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根據使用場景區分:
一、戲劇表演術語()
二、漁業工具名稱()
《跳白》是一個中國民間文學中常用的詞語,通常用于形容武術或舞蹈等動作的輕盈、靈活、迅捷。
《跳白》這個詞由兩部分組成:左邊的部首為“足”(zú),右邊的部首為“白”(bái)。足表示與腳有關,白表示顔色的概念。
拆分筆畫為:足(3畫)+ 白(5畫)= 跳(8畫)
《跳白》一詞最早出現于唐代文學作品《太白詩》,用以形容雜技舞蹈中表演者的輕盈跳躍。
繁體字“跳白”的寫法與簡體相同,沒有差異。
在古代,字形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大緻相似。沒有現代标準化的字體,因此會有一些變體。
1. 他的舞姿輕盈,一跳一白,美不勝收。
2. 她在舞台上跳的每個動作都帶着跳白的韻律。
1. 白日跳:形容太陽高照、白天明亮的情景。
2. 跳脫:形容思維或言行不拘常規,超脫一般的境界。
3. 跳躍:形容物體或人在空中連續快速地移動。
1. 輕盈:形容動作輕巧、靈活。
2. 靈動:形容動作敏捷、有靈氣。
3. 敏捷:形容行動迅速、反應靈敏。
1. 遲緩:與跳白相反,形容動作或行動慢、不靈活。
2. 沉重:與跳白相反,形容物體或行動緩慢、扭捏。
3. 呆闆:與跳白相反,形容動作僵硬、缺乏靈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