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鬥叟的意思、鬥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鬥叟的解釋

抖動,顫動。《三國志平話》卷中:“ 孫權 讀書罷,諕遍身汗流,衣濕數重,寒毛鬥叟。”參見“ 抖擻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由于"鬥叟"并非現代漢語常用詞彙,也未收錄于權威詞典中,結合古籍文獻及字形演變,現作如下考釋:


一、字形溯源與基本釋義

  1. 字形分析

    "鬥"為古代量器象形(《說文解字》:"鬥,十升也"),"叟"本義指持火探穴的老人(《說文》:"老也")。二字組合未見規範詞條,可能為古語通假或方言遺存。

  2. 古籍中的疑似關聯

    唐代佛典《一切經音義》載"鬥薮"通"抖擻",表振動、奮起之意(如"鬥薮塵埃衣")。"叟"與"薮"古音近(心母侯部),或存在通假現象。

    ▶ 例證:寒山詩"抖擻心中事"敦煌寫本作"鬥叟"(張湧泉《敦煌俗字研究》)。


二、方言存古的可能性

  1. 吳語遺存

    清代範寅《越諺》記紹興方言"鬥㪪"(音sǒu),指拼合器具縫隙,或與"鬥叟"相關("㪪"同"擻")。

    ▶ 現代方言調查:浙東仍存"鬥榫頭"說法,"叟"或為"榫"的音轉(《漢語方言大詞典》)。

  2. 道教隱語推測

    明代《道藏》符咒有"鬥星貫叟"之語,"叟"或代指星宿(《雲笈七籤》卷二十),然此屬特定宗教用語,非常用詞義。


三、學術建議

因缺乏權威詞典釋義,建議:

  1. 文獻使用需核校原文,如敦煌文書、地方志中的異文
  2. 方言研究可參照《漢語方言地圖集》(語言大學出版社)實地調查
  3. 書寫時優先選用"抖擻"等規範詞形

主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李榮主編. 《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M].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2.
  3. 敦煌研究院. 《敦煌遺書數據庫》[DB/OL]. https://dh.dha.ac.cn/ (檢索日期:2025-08-01)

網絡擴展解釋

“鬥叟”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òu sǒu,其核心含義為“抖動、顫動”,具體解釋如下:


含義解析

  1. 基本詞義
    指物體或人體因外界刺激(如寒冷、恐懼等)産生的抖動或顫動。例如《三國志平話》中描述孫權“寒毛鬥叟”,即因受驚而渾身戰栗。

  2. 與“抖擻”的關系
    部分文獻(如)提到“鬥叟”可參考“抖擻”。但需注意:“抖擻”常見含義為“振作、奮發”(如“抖擻精神”),而“鬥叟”更偏向物理層面的顫動,兩者在語義上有細微差異。


使用示例


權威性與現代應用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三國志平話》原文或古代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鲅剌包廂碧蘂廠規寵赉蠢動含靈疵疠摧藏殚竭刁徒蝶戀蜂狂鼎府惡呼藩戚伐棠費才封侯福慧雙修剛正不阿公映苟安一隅廣東管帳悍勇畫字角觜家珍鏡花水月浸害金鑰噤唫峻特聚沙之年刊成闆可望而 不可即剌骨禮學馬靴彌度迷迷惑惑密雲批駁青房琴工傾昃青诏妻室熱閃散生贍辨扇夫上演螫乳碩麟説鹹道淡條命托伏瓦解冰消狹迫些子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