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暢道的意思、暢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暢道的解釋

(1).真是;正是。 元 高文秀 《黑旋風》第三折:“暢道天理難欺,人心怎昧?” 元 喬吉 《揚州夢》第四折:“暢道朋友同行,尚則怕衣衫不整。”

(2).作為話搭頭,無義。 元 李緻遠 《還牢末》第三折:“囑付了 僧住 ,叮嚀與 賽娘 ,暢道拖出我牢門,和你娘墳同葬,燒一陌紙,瀽一碗涼漿。” 元 嶽伯川 《鐵拐李》第三折:“往常我請俸祿,修養的紅白。飲羊羔,将息的豐肥。暢道我殘病身軀,丑詫面皮,穿着這繿縷衣服,呸,可怎生聞不的這腥膻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暢道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語法功能的語氣助詞,主要用于古典白話文學(如元雜劇、明清小說)中,起到強調判斷、加強語氣的作用,相當于現代漢語的“真正是”“實在是”“簡直是”。其核心含義在于強化說話人對所述内容的肯定态度或情感色彩。

一、詞義解析

  1. 語法功能

    “暢道”作為固定搭配,通常置于句首或句中,後接判斷性内容,通過虛化組合傳遞強烈的主觀态度。例如:

    暢道是舊恨新仇,堆積似山丘。(強調“确實是”舊恨新仇)

    來源:關漢卿《窦娥冤》第三折,人民文學出版社校注本

  2. 語義演變

    “暢”本義為通達無阻(如“暢通”),“道”可表言說或事理。二者結合後,語義虛化為對事實的極度确認,體現說話人的感慨、憤懑或驚歎情緒。

二、古典文獻用例

  1. 元雜劇中的典型用法

    元代關漢卿《感天動地窦娥冤》:

    暢道是衙門自古向南開,就中無個不冤哉。

    (意為:真正是衙門自古向南開,其中沒有不冤屈的人。)

    來源:《元曲選》,中華書局1958年版

  2. 明清小說延續

    明代湯顯祖《牡丹亭·冥判》:

    暢道是紫府瓊漿,玉液金漿。

    (強調“簡直是”仙家美酒。)

    來源:《湯顯祖全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校注本

三、現代漢語中的演變

“暢道”在現代口語中已消亡,僅存于古典文學研究領域。其功能被“真是”“實在是”等副詞替代,但作為曆史文化語料,仍具研究價值。例如:

分析元曲語言時,“暢道”的感歎語氣反映元代市井語言的生動性。

來源:王力《漢語史稿》,商務印書館2004年修訂版

四、權威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第7卷第123頁:

暢道:亦作“唱道”。元曲中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強調,猶言“真正是”“簡直是”。

“暢道”是漢語史上一個強化語氣的助詞,其使用集中于近古白話作品,承載特定的情感表達功能,現代漢語中已無實際應用。

網絡擴展解釋

“暢道”是一個在古典文學(尤其是元曲)中常見的詞組,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具體分為以下兩種用法:

一、核心釋義

  1. 表示強調“真是/正是”
    在元曲中常作為語氣詞,用于加強肯定或感歎。例如:

    • “暢道天理難欺,人心怎昧?”()
    • “暢道朋友同行,尚則怕衣衫不整。”()
  2. 作為無實義的“話搭頭”
    即口語中的襯詞,僅用于節奏或語氣銜接,無實際含義。例如:

    • “暢道拖出我牢門,和你娘墳同葬。”()

二、補充說明

三、權威來源對比

建議在閱讀古籍時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現代使用則需謹慎區分是否為字面組合。

别人正在浏覽...

白穣拜職倍論壁壘森嚴薄暮博聞強記璨爛倡謀抄虜誠愫陳燕燕傳訛觸目成誦大分大梁道大莫容洞中仙發出法軌煩多風陣佛果附鳳攀龍感躍拱極鬼亂汗位號數昏昏浩浩甲醛饑寒交迫急客金石之計玖鏡口淡餽挽料谷寮司六出花露柱廟室迷眵散賜商節食挂詩緻庶慎坍方騰達騰降天疾天一投斧偷聽脫清污糟相工小家子相消路銷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