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田兵的意思、田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田兵的解释

即田卒。《晋书·食货志》:“今以 鄴 奚官奴婢著 新城 ,代田兵种稻。”《魏书·范绍传》:“发 河 北数州田兵二万五千人、通缘 淮 戍兵合五万餘人,广开屯田。”参见“ 田卒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田兵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语义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解析:

  1. 字义分解

    • 田:本义为耕种的土地,后引申为农业活动、农事。《说文解字》释为“陈也,树穀曰田”。
    • 兵:原指兵器,后指士兵、军事。《玉篇》注“戎也,持戈以逐盗”。

      组合后,“田兵”字面可理解为“从事农耕的士兵”或“与农田相关的军事活动”。

  2. 历史语境释义

    在汉代至南北朝文献中,“田兵”特指屯田制度中的兵士,兼具农耕与戍边职能。例如《汉书·食货志》记载“屯田卒”开垦边地以充军粮,此类群体可称“田兵”。北魏均田制推行后,部分士兵亦需分田耕作,形成“兵农合一”的特殊编制。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田兵”是古代汉语中的历史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一、基本含义

“田兵”即田卒,指古代屯田的士兵,主要负责耕种农田,兼具士兵与农民的双重身份。这一群体平时从事农业生产,战时参与军事行动。

二、历史背景与功能

  1. 屯田制度
    起源于汉代,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国家将士兵或民众安置在边疆或战略要地,既解决军队粮草供应,又巩固边防。例如:

    • 《晋书》记载:“代田兵种稻”,指用田兵替代官奴婢耕种。
    • 《魏书》提到调遣“河北数州田兵二万五千人”参与屯田。
  2. 军事与经济结合
    田兵需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同时接受军事训练,属于半农半兵的特殊编制。

三、词义演变

现代引申为缺乏实战经验的士兵,比喻未经战事历练的群体。例如:“新招募的田兵需加强训练”。

四、例句参考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晋书》《魏书》等古籍,或参考沪江词典、查字典等工具。

别人正在浏览...

北戎斌蔚不当事步挽车菜畦残榼长江三角洲春余怵迫吊夜迭踏丢撇督察睹微知着烦累鼓车黑古隆冬澒澒荒度皇亲国戚宦室宦辙藿粱驾肩接迹捡洋捞畸躬紧綳綳劲峭近列今体诗具庆客刺可口可乐窾郤露处潞涿君梅菹命祀囊辎餪生排甲蓬生麻中平恕乾窦敲山震虎青史留名悫讷三十六计绳束湿度计实田诗雄双月刊蓑翁汰弃桃雨婉蝉晚唐体萎糜不振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