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清平省約。《三國志·魏志·曹爽傳》“於是收 爽 、 羲 、 訓 、 晏 、 颺 、 謐 、 軌 、 勝 、 範 、 當 等,皆伏誅”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範 前在臺閣,號為曉事,及為司農,以清省稱。” 宋 蘇轼 《省試策問》之三:“歷觀前世,天下初定,民始休息,下既厭亂而思靜,上亦虛心而無作,是以公私富益,刑罰清省。”
(2).簡省;簡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熔裁》:“ 士龍 思劣而雅好清省。” 唐 杜甫 《八哀詩·故右仆射相國曲江張公九齡》:“詩罷地有餘,篇終語清省。” 仇兆鳌 注:“語清省,詞爽也。” 清 吳敏樹 《羅念生古文序》:“ 念生子 之為古文,以典雅詳明為體,不為議論恢肆其辭,因事而設,曲盡細微,如絲經緯,及成錦綺,爛然時或清省。”
“清省”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政治或社會環境的清明簡約,強調治理上的平和與節制。例如:
多用于文學或語言表達,指文字簡潔精煉,不拖沓。例如: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例證,可參考《三國志》《省試策問》等文獻。
清省(qīng shěng)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清和省。
清的部首是氵,筆畫為二,它表示水的意思;而省的部首是目,筆畫為五,它代表眼睛。清的本義是水清而澄,清澈明亮,引申為心靈清醒,慧眼獨具之意;省的本義是指觀察,慎思,引申為修身養性,節省浪費之意。
清省這個詞語産生于古代,它的意思有關個人做事、處世的态度和精神境界。在封建時代,官員們都要求自己要做到清廉自省,明辨是非,不貪污受賄,不依賴權勢,以正直和公正的态度服務人民。
在繁體字中,清省的寫法是“淸省”,其中的“淸”是對“清”的繁體字寫法。而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清省的“清”字和“省”字分别是由“水”和“目”這兩個部首分别組成的。
下面是一些關于清省的例句:
與清省相關的組詞有:“清理”、“省心”、“捷徑”等。近義詞有“澄明”、“洞悉”、“節儉”等,而反義詞則有“渾濁”、“糊塗”、“揮霍”等。
清省是一個富含哲理的詞語,它提醒人們要保持内心的純淨和清晰,避免貪婪和浪費,以正直和節儉的态度做人做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