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兵器。引申指息兵。《晉書·慕容德載記》:“此志未遂,且韜戈耳。” 南朝 陳 徐陵 《報尹義尚書》:“方當偃伯于靈臺,韜戈于武庫。” 唐 司空圖 《複安南碑》:“韜戈制勝,舞 舜 戚于兩階。” 明 張居正 《拟唐回鹘率衆内附賀表》:“特勒大酋,韜戈款塞。”
“韬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指停止戰争、平息幹戈,表達“息兵”或“休戰”的意圖。例如:
英文可譯為“sheathe weapons”,但該詞主要用于漢語古文語境。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晉書》《陳書》等史書。
韬戈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tāo gē,意思是隱藏兵器。韬戈由兩個部分組成:韋部和戈部。
韋部是韋字旁,由八個筆畫組成。戈部是一個獨立的部首,由四個筆畫構成。
韬戈源自《史記·項羽本紀》記載的“韬兵”的意思,後來衍生出隱藏兵器的含義。韬戈在繁體中的字形為“韜戈”。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韬戈的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韋部在古代寫法中更像是長方形,戈部的橫線更短一些,整體呈現出更加古樸的風格。
1. 戰士們韬戈藏弓,靜候敵人的到來。
2. 在這個繁忙而危險的城市中,我們要時刻韬戈保護自己的安全。
韬光養晦、韬養晦閑、韬光隱晦
藏匿、隱藏、秘密
暴露、公開、顯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