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毛厘的意思、毛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毛厘的解釋

猶毫厘。形容極微小。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金虎知難動,毛釐亦恥言。” 宋 曾鞏 《哭尹師魯》詩:“文章氣節蓋當世,尚在功德如毛釐。”一本作“ 豪氂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毛厘”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máo lí,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毛厘”指極微小的單位,比喻事物之間的差距或差異極其細微,常用于形容品質、能力等方面的微小差别。該詞源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的“毛發之寸,細于蠶之吐絲”,原指比蠶絲更細小的單位,後引申為微小差距的象征。

二、詳細解釋

  1. 詞源背景
    最早可追溯至戰國時期《韓非子》,後見于唐代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金虎知難動,毛釐亦恥言”,以及宋代曾鞏《哭尹師魯》詩:“文章氣節蓋當世,尚在功德如毛釐”。
    (注:部分文獻中“毛厘”也寫作“豪氂”,二者含義相通。)

  2. 應用場景
    多用于強調事物間難以察覺的差異,例如:

    • 評價人物時:“兩人能力相差不過毛厘。”
    • 描述細節:“工程誤差需控制在毛厘之間。”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權威性說明

主要參考滬江線上詞典(高權威性)及《韓非子》相關釋義(中等權威性),低權威性網頁内容作為輔助印證。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完整出處,可通過上述來源進一步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毛厘》的意思

《毛厘》是一個成語,意為極微小的事物或數量。

拆分部首和筆畫

《毛厘》的拆分部首是毛和廠,共計5畫。

《毛厘》的來源

《毛厘》的來源于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的《離嬰上》篇。其中,“毛以離蔽”用來形容極微小的事物,而“厘邃其至”則用來形容極微小的數量。

繁體字形式

《毛厘》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毛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有所不同,而《毛厘》古時的漢字寫法為「毛厘」。

《毛厘》的例句

1. 他對細節非常看重,毛厘不可放過。
2. 在這個競争激烈的市場,任何一個毛厘的優勢都非常重要。

組詞

毛骨悚然、厘金寸土、毛遂自薦、厘清關系

近義詞

絲絲入扣、分毫不差、寸步不讓

反義詞

大量、廣泛、浩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