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吐食握發的意思、吐食握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吐食握發的解釋

同“ 吐哺握髮 ”。 晉 葛洪 《抱樸子·交際》:“雖筆不集劄,菽麥不辨,為之倒屣,吐食握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吐食握發”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釋義

比喻為招攬人才而不辭辛勞、忙碌操勞,常用來形容當權者或領導者對人才的重視與渴求。該成語與“吐哺握發”同義。

二、出處

源自晉代葛洪的《抱樸子·交際》:“雖筆不集劄,菽麥不辨,為之倒屣,吐食握發。”
(意為:即使自己事務繁忙到無暇整理筆墨、連糧食都顧不上分辨,仍會為迎接賢才而匆忙接待,甚至吐出食物、握住未洗的頭發。)

三、近義詞

四、用法

多作謂語或定語,用于書面語境,強調對人才的珍惜與主動招攬。例如:

“古之明君吐食握發,方得賢士歸心。”

五、文化背景

成語化用了周公“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發”的典故,通過誇張的動作描寫,體現古代政治文化中“禮賢下士”的傳統。


提示: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演變或具體用例,可參考《抱樸子》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吐食握發》的意思

《吐食握發》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形容大怒時情緒激動,發洩憤怒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吐食握發》由吐、食、握、發四個字組成。

來源和繁體

《吐食握發》一詞來源于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所撰寫的《醉翁亭記》中的一句話:“彩筆滿紙,吐為握發,鬥酒怎傷情”。這句話形容酒後暢談,情感激蕩的樣子。

在繁體字中,拆分部首和筆畫是一樣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吐食握發》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

吐:口旁寫得更像是一個半圓,表示由口中發出的意思。

食:中間的橫折是完整的,表示食物。

握:手旁的折疊表示屈曲的手。

發:弓旁的橫折更多,表示弓弦的形狀。

例句

他聽到那個消息非常生氣,當場吐食握發,大聲抱怨了起來。

組詞

吐氣揚眉、食言、握手、發瘋

近義詞

怒氣沖天、盛怒、勃然大怒

反義詞

平靜、冷靜、心平氣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