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推咎的意思、推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推咎的解釋

推诿過錯。《後漢書·安帝紀論》:“遂復計金授官,移民逃寇,推咎台衡,以荅天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推咎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推”和“咎”兩個語素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推”指轉移、轉嫁,“咎”指過失罪責,組合後表示将過失責任轉嫁于他人。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皇甫規傳》“共相推咎”的記載,指官員互相推诿戰敗責任。

在現代漢語中,推咎屬于書面用語,多用于正式語境描述責任轉嫁行為。其核心語義包含三個層面:第一指主觀上拒絕承擔過失,如《資治通鑒》中“君臣相推咎”;第二強調責任對象的轉移過程,《宋史·食貨志》有“推咎于前代”的用法;第三隱含着非正義的道德判斷,常見于司法文書或政論文章。

該詞與“推诿”“推卸”構成近義詞群,但存在語義差異。據《現代漢語同義詞詞典》解析,“推咎”側重強調過錯責任的轉移,而“推诿”多指具體事務的推脫。在語法功能上,推咎常作謂語使用,如“推咎下屬”“推咎客觀條件”,且多用于否定句式“不可推咎”“豈能推咎”。

網絡擴展解釋

“推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解釋

推咎(拼音:tuī jiù,注音:ㄊㄨㄟ ㄐㄧㄡˋ)指“推诿過錯”,即将責任或錯誤歸咎于他人或外部因素,而非自我承擔。


二、出處與經典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安帝紀論》:“遂復計金授官,移民逃寇,推咎台衡,以荅天眚。”
(釋義:通過金錢授予官職,遷移百姓以避戰亂,将過錯推給輔政大臣,以此回應天災。)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現代用法

現代語境中,“推咎”多用于批評逃避責任的行為,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權威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按置敗法亂紀白絹備文豍豆嶓岷朝彥秤杆出夫耽情道徒典冠頂柱子東序忿躁負心違願嗝頓耕農鲠塞共濟古鏡記毫帛後祇呼來喝去講脣接席驚閨眷賞開冬開篇愧不敢當揆務流彈龍衮落魄不羁姆媽内省不疚萍寓歧互晴川閣善辯鳝羹上交不谄笙鶴谥號市門稅十死九活十緵布殊稱松菊主人貪私鐵鎖銀鈎頹挫頹塹僞局味同嚼蠟遐爾聞名曉市效忠洗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