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畫技法之一,指鐵鈎鎖。 明 李東陽 《柯敬仲墨竹》詩之一:“鐵鎖銀鈎誰解道,人間空夢筆生花。”
“鐵鎖銀鈎”是一個多義性較強的詞語,其含義根據語境和來源有所不同,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基本解釋
形容文字或言辭結構緊密、巧妙,情節引人入勝,使人欲罷不能。常用于贊美文學作品、演講或影視戲劇的精彩表達。
例句:
“這部小說的情節如鐵鎖銀鈎,讀者一旦翻開便難以放下。”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評論、藝術賞析中,強調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懸疑故事、華麗文風或戲劇沖突強烈的作品。
中國畫技法
指一種以鐵鈎鎖筆法為特征的繪畫技巧,常見于山水畫或墨竹畫中,筆觸剛勁有力,形似鐵鍊與銀鈎的結合。
詩句引用:
明代李東陽《柯敬仲墨竹》中寫道:“鐵鎖銀鈎誰解道,人間空夢筆生花”。
書法比喻
部分資料(如)将其引申為書法筆力遒勁的象征,但此說法多見于非權威來源,需謹慎采用。
《鐵鎖銀鈎》是一個成語,意為枷鎖、束縛。它形象地比喻人受到囚禁、限制在某種境地或狀态中不能自由行動。
拆解《鐵鎖銀鈎》的部首可以分别為:金、鈎、钅、钁,并且包含了17個總筆畫。
《鐵鎖銀鈎》最早出現在明代戲曲《祝發》中,後來被廣泛使用,并成為了流傳在民間的成語。
在繁體字中,《鐵鎖銀鈎》的寫法為:鉄鎖銀鈎。
在古代漢字中,《鐵鎖銀鈎》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含義和用法并無差别。
1. 他心靈上的鐵鎖銀鈎讓他無法擺脫過去的痛苦。
2. 這個國家的經濟問題成為了他們的鐵鎖銀鈎。
鎖鍊、銀鐐鐵瘡
束縛、桎梏、羁絆、枷鎖
自由、解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