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就一事一物或一文一圖寫上一句(或幾句)話以表示自己想法。 前蜀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訪僧 紅葉寺 ,題句 白雲房 。”
(2).指題寫的字句。 宋 委心子 《新編分門古今類事·谶兆門下·遐周阿環》引《青瑣》:“ 李遐周 有道術, 天寶 中作題句以兆 祿山 之亂,曰:‘ 燕 市人皆去, 函關 馬不歸;若逢山下鬼,環上記羅衣。’”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死魂靈百圖>小引》:“移譯序文和每圖的題句的,也是 孟十還 君的勞作;題句大概依照譯本,但有數處不同,現在也不改從一律;最末一圖的題句,不見于第一部中。” 魯迅 《書信集·緻孟十還》:“倘有,乞借給我一用,照出後即奉還,如能将圖下的題句譯示,尤感。”
“題句”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解釋,以下為常見含義的詳細說明:
文學創作中的題寫詩句
文章中的主題句(Topic Sentence)
題目或題幹的關鍵部分
對聯或匾額中的題詞
注意事項:由于“題句”并非現代漢語常用術語,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若涉及專業領域(如古詩鑒賞、寫作教學),建議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更精準解答。
題句指的是在書法作品或者文學作品前或者後所配以的一個簡短的詩句或者文字。這個詩句或文字旨在概括作品的主旨、表達作者的情感或者突出作品的主題。
題句這個詞由“題”和“句”兩個字組成。
部首分别是“阜”和“又”。其中,“阜”部作為一個字的部首表示“阜”的意思是山丘,提醒着寫字時需要用心、認真對待。
筆畫分别是“12”和“5”。其中,“題”字的筆畫數是12畫,“句”字的筆畫數是5畫。
題句一詞最早出現在《初刻拍案驚奇》一書中。在古代,這個詞主要是用來形容用詩句或文字點題的技巧。後來,題句的意思逐漸擴展,不僅僅局限于詩文中,還可以用來形容藝術作品、書法作品等。
題句的繁體寫法是「題句」。
在古代,「題句」這個詞的字形略有不同。字形中的「冖」部分是由兩個方框組成的,表示遮蓋或者覆蓋的意思。而「士」部分則代表人。
1. 這幅書法作品展示了一幅美麗的山水,配以題句相得益彰。
2. 小說的開頭用了一句詩作為題句,引起了讀者的興趣。
3. 這幅畫上的題句寓意深遠,反映了藝術家的獨特視角。
1. 題字:表示用詩句或文字點題。
2. 題詞:表示為某個作品題寫的詩句或文字。
3. 題跋:表示在書畫作品或古籍上題寫的評論或感言。
1. 落款:指在藝術作品上簽名。
2. 題記:指在書畫作品上題寫的文字。
3. 獻詞:指向某人緻以敬意的文字或詩句。
1. 去題:表示從一個作品中去除所附的詩句或文字。
2. 清白:表示沒有任何附加文字或詩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