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qualified acceptance
add; appose; attach; enclose
capitulation; condition; factor; if; prerequisite; qualification; requirement
term
【計】 condition; criteria
【醫】 condition
【經】 condition; proviso; terms
accept; accept of; honor; honour; take up
【經】 acceptance; act of honour
附條件承兌(Conditional Acceptance)是票據法中的專業術語,指彙票付款人在承兌時附加特定條件,改變彙票原有付款效力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付款人承兌彙票,不得附有條件;承兌附有條件的,視為拒絕承兌。”該條款明确否定了附條件承兌的法律效力,持票人可據此行使追索權。
從國際票據實踐看,《日内瓦統一彙票本票法》第26條同樣規定,附條件承兌将導緻承兌無效。英國《1882年彙票法》第19條則允許持票人選擇接受或拒絕此類承兌。這種制度差異體現了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對票據流通性的不同價值取向。
實務中常見的附加條件包括:
國際商會《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600)第16條明确,銀行對附條件承兌單據可視為不符點處理。金融從業者需特别注意,接受此類票據可能影響票據的流通性和兌付保障。
附條件承兌是指付款人在承兌彙票時附加了特定條件或限制,導緻承兌效力受到影響的行為。以下從定義、法律效力及持票人權利等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附條件承兌屬于不單純承兌,與單純承兌(無條件承兌)相對。其核心特征是承兌人通過附加條件改變彙票原有權利義務關系,具體包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第43條,承兌附有條件的視為拒絕承兌。這一規定與多數國家及《日内瓦統一彙票本票法》原則一緻,主要基于票據的無因性和要式性特點,确保票據流通的确定性。
當遇到附條件承兌時,持票人可采取以下措施:
多數國家将附條件承兌視為拒絕承兌,但允許持票人選擇是否接受。例如英國《票據法》規定,持票人可拒絕附條件承兌,若接受則需通知前手,否則喪失追索權。
附條件承兌本質上破壞了票據的無條件支付承諾,因此法律直接将其拟制為拒絕承兌,以保護持票人權益。在實際操作中,持票人應嚴格審查承兌内容,避免因接受附加條件而陷入被動。
巴爾通氏體科貝耶斯決策原理标準海水條件鼻後凸切除術産油層傳導減慢存儲媒體存儲器存取速度反射二進碼分解技術過濾瓶絕微子咳後的可裝卸式直接存取存儲器硫代矽酸羅勒油髂骨體企業經濟自主熱沖擊十六時制數位視神經脊髓炎收支對照表輸出指示符訴狀不予受理套購外彙題目選擇網織上皮玩弄權術衛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