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orpora ossis ilium
髂骨體(英文:Body of Ilium)是人體髋骨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髂骨前下部,呈不規則四邊形結構。作為髂嵴向髋臼延伸的主體部分,它通過與骶骨、坐骨的關節連接,構成骨盆環的力學支撐結構。該骨性結構表面分布有臀肌附着區,内側凹陷形成髂窩,為髂肌提供解剖學附着位點。
在臨床解剖學标準中,髂骨體承擔着三項核心功能:1)作為下肢與軀幹的力學傳導樞紐;2)保護盆腔髒器;3)為超過12組肌肉提供起止點。其骨小梁排列方向與人體直立行走時的應力分布高度吻合,這種生物力學特性在骨科手術導航和假體設計中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根據《格氏解剖學》第42版記載,髂骨體的骨化過程始于胚胎第8周,由三個初級骨化中心融合而成。成年後其平均厚度為1.2-1.5厘米,骨密度峰值出現在30-35歲階段。在影像學診斷中,髂骨體骨皮質的連續性中斷常提示骨盆骨折,而骨小梁結構的異常改變可能與骨質疏松症存在相關性。
髂骨體是髂骨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解釋如下:
髂骨體是髂骨的後部結構,構成髋臼的上部(約占髋臼的2/5)。它位于髂骨翼下方,形狀較窄小,與髂骨翼共同組成髂骨的整體結構。
髂骨體上緣的髂嵴(如髂前上棘、髂結節)是重要的體表标志,常用于腰椎定位(如髂嵴最高點連線對應第4腰椎)。
髂骨體是髂骨的功能核心區域,兼具結構支撐、關節穩定和生物力學作用,臨床與解剖學意義顯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