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conditional ratificaion
add; appose; attach; enclose
capitulation; condition; factor; if; prerequisite; qualification; requirement
term
【計】 condition; criteria
【醫】 condition
【經】 condition; proviso; terms
approve; authorize; confirm; pass; ratify; sanction; seal; warrant
【經】 approbation; authorization; ratification
附條件的批準(Conditional Approval) 指在法律、行政或商業語境中,對某項申請、協議或行為給予的非最終性認可,其效力取決于特定條件的後續滿足。該術語強調批準行為的暫時性和依賴性,常見于合同籤署、行政許可、司法裁決等領域。
批準的性質
指主管部門或協議方對申請事項原則上予以接受,但該接受并非立即生效。其法律效力處于待定狀态,直至預設條件達成。例如,監管部門對建設項目的批準可能附加環保措施落實的條件。
條件的類型
條件内容必須明确、可執行,且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
法律效果
若條件未在約定期限内滿足,批準可能自動失效或可被撤銷,相關權利隨之終止。例如,并購交易中附條件的反壟斷批準,若未獲最終通過則交易無效。
《元照英美法詞典》(2023修訂版)
定義"Conditional Approval"為"取決于未來事件或行為生效的同意",強調其效力待定性。
來源:法律出版社官方釋義庫
《布萊克法律詞典》(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
區分"Conditional Approval"與"Final Approval",指出前者需滿足書面指定條件方可執行。
來源:Thomson Reuters 法律數據庫
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UNCITRAL)《示範法》
在仲裁裁決承認條款中明确,附條件的批準需滿足互惠原則等法定要求。
來源:UNCITRAL 官網文件庫
中文術語 | 英文對應表述 |
---|---|
附條件的批準 | Conditional Approval |
先決條件 | Condition Precedent |
批準失效 | Approval Lapses |
後續義務 | Ongoing Obligations |
附條件批準是指在滿足特定前提的情況下,對某項申請給予臨時性許可的行政決策機制,常見于醫藥、法律等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附條件批準是指在緊急或特殊情況下,對尚未完全滿足常規審批要求的藥品、疫苗等,基于已有數據評估其潛在價值後給予的臨時性許可。該機制允許産品先行投入使用,但需在限定時間内補充完善數據或履行其他義務。
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和《疫苗管理法》:
該機制平衡了緊急需求與科學嚴謹性,既加速救命産品的可及性,又通過附加條件控制風險。但因其“未完成全部研究”的特性,可能引發公衆對安全性的擔憂,需依賴嚴格監管和透明信息披露。
示例:中國附條件批準的新冠疫苗需在上市後繼續監測保護效力和長期安全性數據,确保最終結論符合審批要求。
壁上的財務模型産量會計初始字符串處理磁性條紋處理機單旋風除塵器德鸢尾堆積耳前點幹淨區公用設備光源的效率孤傲固定資産表衡量标準紅汞間苯二甲酰肼檢驗員基礎經線纖維康-金二氏雙球菌款項的追領敲打剩餘親合勢使下獄豎鋸數組名表縮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