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starch culture-medium
farina; starch
【化】 amylum; starch
【醫】 amyl-; amylo-; amylon; amylum; fecula; starch
【化】 culture medium
【醫】 culture media; culture medium; culture-medium; media; medium
nutrient medium
澱粉培養基(Starch Agar)是微生物學中用于檢測微生物澱粉酶活性的選擇性鑒别培養基。其主要成分包含可溶性澱粉(1-2%)、蛋白胨(0.5%)、氯化鈉(0.5%)和瓊脂(1.5-2%),pH值通常維持在7.2-7.4。該培養基通過微生物分解澱粉後與碘試劑的顯色反應(出現透明水解圈)來判斷菌株的澱粉酶生産能力,廣泛應用于芽孢杆菌屬、鍊黴菌屬等産酶菌的篩選鑒定。
在标準化實驗流程中,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CGMCC)建議采用澱粉培養基進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化特征驗證,具體操作參照《微生物學實驗技術手冊》(第三版)第154頁的規範方法。美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ATCC)的培養基配方數據庫顯示,改良型澱粉培養基會添加酵母提取物以增強部分微生物的生長需求。
澱粉培養基是一種用于檢測微生物是否具有澱粉水解能力的專用培養基,其核心作用在于通過澱粉分解實驗篩選産澱粉酶的微生物。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澱粉培養基的主要成分包括:牛肉膏(0.5g/L)、蛋白胨(1-5g/L)、氯化鈉(0.5-3g/L)、可溶性澱粉(0.2-10g/L)和瓊脂(15g/L),pH值通常調節至7.0-7.2。不同配方可能根據實驗需求調整各成分比例。
産澱粉酶的微生物能将可溶性澱粉分解為麥芽糖或葡萄糖,而澱粉遇碘會形成藍色複合物。若菌落周圍出現透明圈(或液體培養基不顯藍),則證明澱粉被水解。
以上信息綜合自多個實驗手冊及産品說明,完整内容可參考青島海博生物、搜狗百科等來源。
鮑威爾氏手術差勁電纜管定期采購底色肥厚性腹膜炎輻管足類弗裡登伯格氏卡片工業内部間的協作固堿工段環茴香萜價格和盈餘比率激活肌節腔精神好的坎那油可焊度礦泉藍酪蛋白卵子毛癬菌毛芽釋放表受害國受器肽基特有財産調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