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德黑蘭會議英文解釋翻譯、德黑蘭會議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tehren conference

分詞翻譯:

德的英語翻譯:

heart; mind; morals; virtue

黑的英語翻譯:

black; dark; secret; sinister; wicked
【醫】 black; melano-

會議的英語翻譯:

conference; meeting; congress; council; assembly; session
【計】 symposia
【醫】 congress
【經】 conference

專業解析

德黑蘭會議(Tehran Conferenc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重要國際會議,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作為盟國三巨頭會議之一,其核心目标為協調反法西斯同盟的軍事戰略與戰後國際秩序規劃。以下從漢英詞典定義角度解析其内涵:

  1. 會議性質與參與方

    德黑蘭會議是美、英、蘇三國首腦的首次共同會晤,參會者包括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和蘇聯領導人約瑟夫·斯大林。該會議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最高決策層的直接協作(參考來源:大英百科全書“德黑蘭會議”條目)。

  2. 核心議題

    • 軍事戰略協調:确定1944年開辟歐洲第二戰場(諾曼底登陸計劃),緩解蘇聯在東線的壓力。
    • 戰後國際組織構想:初步提出建立聯合國以維護戰後和平的設想(參考來源:美國國務院曆史檔案庫)。
    • 領土與政治協議:涉及波蘭邊界調整、蘇聯對日作戰承諾等敏感議題。
  3. 曆史影響

    會議強化了盟軍協同作戰能力,加速了法西斯陣營的崩潰,但部分秘密協議成為冷戰時期東西方矛盾的潛在誘因(參考來源:《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牛津大學出版社版)。

  4. 漢英釋義對照

    中文“德黑蘭會議”對應英文“Tehran Conference”,部分漢英詞典如《新世紀漢英大詞典》将其定義為“二戰期間盟國協調戰略的關鍵峰會”,體現其跨語言認知共識。

網絡擴展解釋

德黑蘭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重要國際會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背景

德黑蘭會議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參會者為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會議召開時,反法西斯同盟已通過1942年《聯合國家宣言》形成統一戰線,且斯大林格勒會戰等戰役扭轉了戰争局勢,盟軍進入戰略反攻階段。

二、核心議題與成果

  1. 軍事合作
    會議确認了美英将在1944年開辟西歐第二戰場(即諾曼底登陸計劃),并協調東線蘇軍與西線盟軍的作戰行動。

  2. 戰後安排

    • 德國處理:初步決定戰後對德國分區占領,并讨論肢解德國的可能性。
    • 波蘭邊界:同意将波蘭領土西移,以德國東部地區補償波蘭。
    • 國際組織:羅斯福提出建立聯合國以維護戰後和平的設想。
  3. 其他協議
    斯大林承諾在德國投降後對日宣戰,并籤署《德黑蘭宣言》和《關于伊朗的宣言》,強調三國戰後合作及尊重伊朗主權。

三、曆史意義

  1. 加速戰争進程:通過軍事協作,推動1944年諾曼底登陸,形成對德東西夾擊态勢。
  2. 奠定戰後格局:為雅爾塔體系奠定基礎,影響聯合國成立及歐洲領土劃分。
  3. 暴露同盟分歧:美英與蘇聯在巴爾幹、東歐等問題上存在潛在矛盾。

四、補充說明

會議内容涉及保密協定,如《蘇美英三國德黑蘭總協定》直到戰後才公開。部分争議性問題(如芬蘭、遠東問題)未完全解決。

如需進一步了解會議細節,可參考《德黑蘭宣言》原文或相關曆史檔案。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白茫茫編碼的十進制數字陳腐單側性的電流測定法逗留時間分布獨白發光光譜非經典離子輝葉石價電子剪角揀選膠體銅精神適應計數範圍領土分割馬鍊球菌密封筒排洩過多的前位進位數位窮追求助于訴訟數位化系統介面隨體俗套提升裝置同量地同形網狀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