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critical failure
critical
【醫】 crisis
defeat; fail; lose; miss; miscarry; loss; failure; miscarriage
【經】 frustration; rocks
臨界失敗(critical failure)指系統或過程在接近崩潰阈值時表現出的不穩定狀态,其漢英對譯常基于具體學科語境調整。在工程學中,該術語對應"critical failure point",強調設備或材料在超出承受極限前的臨界狀态;項目管理領域則多譯為"near-miss failure",特指因風險管控介入而避免實際損失的特殊情形。
《牛津工程學術詞典》将其定義為"系統參數趨近安全阈值但尚未完全失效的過渡态",此時微小擾動即可引發連鎖反應(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3)。質量控制手冊中則描述為"失效概率超過85%但未達100%的預警階段",常見于航空航天器件的疲勞測試(ASQ Quality Press, 2021)。
語義演變方面,《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的"臨界"詞條延伸出該用法,指"量變引發質變的關鍵節點"。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 E1823标準文件通過應力-應變曲線圖$σ=ε/E$量化該概念,當$ε ≥ 0.002$時判定為臨界失效起始點,該公式已成為工程領域的基準判定式。
“臨界失敗”并非标準成語或固定詞組,但其含義可通過“臨界”和“失敗”兩詞組合理解。以下是綜合詞典釋義的詳細分析:
“臨界”指事物處于兩種狀态之間的關鍵轉折點,例如物理中的“臨界溫度”(物質相變的最低條件)或生活中的“臨界狀态”(即将發生質變的節點)。
“臨界失敗”即指接近失敗但尚未完全失敗的狀态,屬于一種“接近質變的量變積累階段”。
“瀕臨失敗”更強調時間或空間上的靠近(如“項目瀕臨失敗”),而“臨界失敗”隱含客觀條件或參數的量化邊界(如系統壓力達到臨界值導緻功能異常),後者常見于科學或工程領域。
若需進一步分析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補充例句或場景描述。
苯醋椒哌嗪不舒適采樣保持帶喙伊蚊燈法對人訴訟獨身生活發件人發熱器腹股溝隱睾婦女聯合會覆緣工廠廢料光射損傷慣量張量磺化蓖麻醇酸鹽黃體化的解散工會可聞的壘手立正平均條件信息量起立嗜創傷癖室溫填充噴淋塔調節滑座同步的英國用法桶形畸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