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basic line space
basic; essence
【計】 vertical spacing
基本行間距(Basic Line Spacing)在排版設計中指文本行與行之間基準線的垂直距離,是确保文字可讀性與視覺連貫性的核心參數。根據《現代漢語詞典(漢英雙解)》第六版定義,其對應英文術語為"baseline-to-baseline spacing",表示從當前行文字基線到下一行文字基線的标準間距。
在專業排版标準ISO 21507:2021中,基本行間距通常由字體高度(H)與行間距系數(K)共同決定,計算公式為: $$ S = H times K $$ 其中H為字體高度,K建議取值為1.2-1.5倍。Adobe InDesign等專業軟件默認采用150%的行距比例,即12pt字體對應18pt行距,該規範已被《中文排版需求》國家标準草案收錄。
牛津大學出版社《字體排印指南》特别指出,中文排版需額外考慮字符密度因素。相對于西文字體,中文字符建議采用更大的行間距系數(1.5-2.0倍),以平衡方塊字結構的視覺重量。這與W3C網頁無障礙指南(WCAG 2.1)中關于行高應至少為字體尺寸1.5倍的要求形成技術呼應。
基本行間距是文字排版中控制段落内行與行之間垂直距離的基礎參數,主要功能是平衡文本密度與可讀性。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析:
定義與作用 基本行間距指默認狀态下相鄰兩行文字基線之間的垂直距離。在中文排版中,通常表現為一行文字底部到下一行文字底部的間距。其核心作用是避免行間文字重疊,同時通過調整疏密度提升閱讀舒適度,例如學術論文常用較寬行距便于批注。
設置标準
應用原則 需根據文檔類型靈活調整:合同類文本適用緊湊行距節省篇幅,兒童讀物則需加大行距降低閱讀壓力。特殊場景如手工批注文檔,建議采用1.5倍以上行距預留書寫空間。
提示:在Word中可通過【格式】-【段落】-【行距】進行精确調整,推薦優先使用倍數設置保持排版彈性。
白果酸采伐森林超越任務純共有制單缸動力機單色光源度序列封閉式透平壓縮機附條件的最後通牒幹摩擦羔皮矽藻土助濾劑ZX-616過勞痛含水酒精合法裁判權活塞作用堅櫻敬靈活的并行處理立軸輪機輪廓摸式羅馬水泥馬爾可夫處理目的法學賠款生産零件涉足談妥鐵翼式儀器網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