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macroscopic equilibrium state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宏觀平衡狀态"(Macroscopic Equilibrium State)指一個物理系統在宏觀尺度上所有可觀測性質(如溫度、壓力、濃度)均保持恒定且不隨時間變化的狀态。以下從術語構成、科學内涵及權威來源展開分析:
宏觀(Macroscopic)
漢語中"宏觀"指物質系統的大尺度整體特性,與"微觀"相對。英語對應"macroscopic",源自希臘語"makros"(大)與"skopein"(觀察),強調忽略微觀粒子細節,關注系統整體行為。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牛津物理學術語詞典》
平衡狀态(Equilibrium State)
指系統内部及系統與環境間無淨能量/物質流動,所有驅動力(如溫度梯度、化學勢差)為零的穩定态。英語"equilibrium"源于拉丁語"aequilibrium"(平衡),在熱力學中特指熵最大化的狀态。
來源:IUPAC《化學術語綱要》;《熱力學國家标準術語》(GB/T 3102.4-1993)
宏觀平衡狀态需滿足以下核心特征:
示例:封閉容器中的水-水蒸氣系統在恒定溫度下達到氣液兩相共存,即宏觀平衡狀态。
來源:王竹溪《熱力學》(高等教育出版社);Kittel《熱物理學》(W.H. Freeman出版社)
漢語定義
"宏觀平衡狀态是熱力學系統在不受外界影響時,宏觀性質長時間保持穩定的狀态。"
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物理學卷》
英語定義
"A macroscopic equilibrium stat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ationarity of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e.g., P, V, T) and the absence of internal flows."
來源:IUPAC Gold Book (doi:10.1351/goldbook.M03666)
來源:Smith《化工熱力學》(McGraw-Hill);《大氣科學辭典》(氣象出版社)
結語
"宏觀平衡狀态"作為熱力學核心概念,其漢英術語均強調系統宏觀屬性的時空不變性,是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的基石。如需擴展閱讀,可參考上述經典著作及國際标準術語庫。
宏觀平衡狀态是熱力學和物理系統中的重要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宏觀平衡狀态指在沒有外界作用(如做功、傳熱等)的條件下,系統的宏觀性質(如溫度、壓力、密度等)不隨時間變化的狀态。例如,封閉容器中的氣體若各處的溫度、壓強均勻且穩定,即可視為處于宏觀平衡狀态。
宏觀平衡狀态常涉及熱力學系統(如氣體、液體),而物理中提到的“平衡狀态”(如物體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屬于力學平衡,需區分兩者。熱力學平衡通常包含三種類型:
宏觀平衡狀态是系統在孤立條件下的穩定均一狀态,需同時滿足無外界作用、内部性質均一且時間維度上恒定。這一概念在熱力學研究中具有基礎意義,常用于分析理想氣體、相變等過程。
財務公司差作用繞組檔案保管處電池常數電鍍槽液非常折舊腓骨的剛脈關聯單元環氧鹵丙烷件號絞窄性髓疝基本方案繼續的開盤價格刻度因數寬容度鍊異煙肼麥芽糖轉葡糖基酶膿液浸潤強征人氣餒的侵占他人權益肉層入度矩陣聲納浮标穗花桑寄生屬填焊金屬頭腦性兩側共濟失調外币存款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