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損理算英文解釋翻譯、海損理算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adjustment of average
相關詞條:
1.adjustmentofaverage
分詞翻譯:
海的英語翻譯:
a great number of; brine; extra large; fishpond; sea
【法】 mare; ocean; sea
損的英語翻譯:
caustic; damage; decrease; harm; lose; mean
理的英語翻譯:
manage; natural science; pay attention to; reason; texture; tidy up; truth
算的英語翻譯:
calculate; reckon; count; in the end; include; let it go; plan; consider
專業解析
海損理算 (Average Adjustment) 是海事法律和海上保險領域的一項專業程式,指由專業理算師(Average Adjuster)根據相關法律、合同約定(通常是運輸合同和保險合同)以及國際規則(主要是《約克-安特衛普規則》York-Antwerp Rules),對在海上運輸過程中發生的海損(Average)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和費用,進行确定、劃分、計算和分攤的過程。其核心目的是公平合理地确定各利益方(船東、貨主、承運人、保險人等)對損失和費用的最終承擔份額。
其詳細含義可從以下關鍵角度理解:
-
海損 (Average) 的分類:
- 共同海損 (General Average, GA): 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當船舶、貨物和其他財産遭遇共同危險時,為了共同安全,船長有意地、合理地采取特殊措施(如抛棄部分貨物以減輕船舶重量、故意擱淺、滅火導緻貨物濕損等)所造成的特殊犧牲、支付的特殊費用。這些犧牲和費用應由因此受益的各財産方(船、貨、運費)按獲救財産的價值比例共同分攤。
- 單獨海損 (Particular Average, PA): 指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或其他承保風險直接造成的,僅由遭受損失的財産所有人(或其保險人)單獨承擔的船舶或貨物的部分損失。例如,因惡劣天氣導緻部分貨物水濕損壞。
-
理算 (Adjustment) 的核心任務:
- 認定損失性質: 首要任務是确定發生的損失或費用屬于共同海損還是單獨海損。這需要依據事實、相關法律(如《海商法》)和國際規則(如《約克-安特衛普規則》)進行判斷。共同海損的成立需滿足:危險真實存在且威脅共同安全;措施是有意且合理的;犧牲和費用是特殊的;措施有效果(至少部分財産獲救)。
- 計算損失金額: 對确認為共同海損的犧牲和特殊費用進行量化計算。這包括确定被抛棄貨物的價值、因滅火導緻貨物濕損的貶值、船舶損壞的修理費用(需區分共同海損修理和單獨海損修理)、救助報酬、避難港費用等。計算需遵循規則規定的原則和方法。
- 确定分攤價值: 計算所有受益財産(船舶、貨物、運費)在航程終止時的實際淨值(即獲救價值)。這是分攤的基礎。
- 計算分攤金額: 将共同海損的總損失金額,按各受益方的分攤價值比例,計算出每個利益方(船東、各貨主)應承擔的分攤金額。
- 編制理算書 (Adjustment Statement): 将上述調查、認定、計算過程和結果整理成一份詳細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件——海損理算書。該文件是各利益方進行結算和保險人進行賠付的主要依據。
-
法律依據與國際規則:
- 海損理算,尤其是共同海損理算,主要依據國際廣泛接受的《約克-安特衛普規則》(York-Antwerp Rules)。該規則由國際海事委員會(CMI)制定和修訂,提供了關于共同海損定義、成立條件、損失和費用的範圍、計算方式、分攤原則等的統一規定。運輸合同(提單、租約)通常會約定適用哪個版本的規則(如YAR 1994, 2004, 2016, 2024)。
- 各國海商法(如中國《海商法》第十章)也對共同海損有原則性規定,但具體操作通常優先適用合同約定的《約克-安特衛普規則》。
-
執行主體:
- 海損理算工作由專業的海損理算師 (Average Adjuster) 執行。他們通常是獨立的第三方專業人士或機構,具備深厚的海事法律、保險、航運實務和會計知識,确保理算的公正性、專業性和權威性。
海損理算是一個複雜、專業且具有高度技術性的法律和會計程式。它通過對海上事故造成的損失進行精确的分類(GA/PA)、計算和分攤,确保在共同海損情形下,各相關方能夠公平地分擔為共同安全而付出的代價,是維護海上運輸和國際貿易秩序的重要機制。其權威性建立在國際規則(《約克-安特衛普規則》)、各國法律以及專業理算師的獨立公正操作之上。
網絡擴展解釋
海損理算是海上運輸中處理共同海損或單獨海損損失分攤的專業程式,其核心在于通過科學計算确定各受益方的責任分擔。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目的
海損理算指在船舶和貨物因自然災害或事故遭受損失後,由專業機構或人員對共同海損或單獨海損的損失金額、分攤比例進行核算,并編制理算書作為結算依據的過程。其目的是公平分攤損失,平衡船方、貨方及保險方等多方利益。
二、理算流程
- 損失審核:核實事故相關憑證(如航海日志、保險單),确定海損性質(共同或單獨)及損失項目。
- 金額計算:包括共同海損犧牲(如貨物抛售)和費用(如避難港費用),按船舶、貨物價值比例分配。
- 分攤執行:根據合同約定或《海商法》等法規,确定各方應承擔金額,最終形成理算書。
三、依據規則
- 國際規則:普遍采用《1974年約克-安特衛普規則》,源自1860年格拉斯哥決議,規範理算标準。
- 國内法規:中國《海商法》第203條明确,合同優先適用約定規則,無約定則按法律規定處理。
四、理算師角色
海損理算師需具備航運、保險及法律知識,主要職責包括:
- 評估損失程度,劃分責任方;
- 提供擔保建議(如保證金管理);
- 編制理算報告,協助結算。
五、主要機構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CCPIT)下設的理算中心是大陸唯一專業機構,自1969年起依據《北京理算規則》處理案件,其報告被國内外廣泛認可。
海損理算是維護海上運輸各方權益的關鍵機制,通過專業化的損失評估與分攤,減少糾紛并促進航運業穩定發展。如需完整信息,可參考《海商法》或咨詢專業理算機構。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愛因斯坦頻率彼得拆下弦出口條例打歪煅灰法端面焊縫獨一無二的樣本二草酸三氫鉀分子光譜改口紅鞣質環煙酯呼喊加氫甲酰化假識别急性脊髓炎具備花咳尿寬大擴充要求空間陸戈溶液模拟數據源凝膠過泸色層分析犬弓蛔蟲如入無人之境矢口否認使整齊數學規劃系統委托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