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international volt
國際伏特(International Volt)是電壓單位的早期國際标準定義,現已被絕對伏特取代。該單位于1908年第四屆國際電學大會正式确立,其核心基于飽和韋斯頓标準電池在0°C時的電動勢值,具體定義為:1國際伏特等于1.00034絕對伏特(現行SI單位)。
從技術參數看,國際伏特通過汞柱在标準重力加速度(980.665 cm/s²)下的電流平衡實驗實現物理複現,其穩定性可達0.1ppm級别。該标準在1930-1990年間被全球62個國家的計量機構采用,作為校準實驗室電壓基準的主要依據。
現代計量學中,國際伏特已被基于量子霍爾效應和約瑟夫森結電壓标準的絕對定義替代。根據國際計量局(BIPM)最新修訂,1伏特現定義為「當通過約瑟夫森結的頻率為483597.8484 GHz時,産生的電壓為1微伏」。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的量子電壓基準裝置已将不确定度降低至1e-10量級。
參考資料:
“國際伏特”是曆史上使用過的電壓單位,現已被“絕對伏特”取代。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背景
國際伏特是早期基于電化學實驗定義的電壓單位,以意大利科學家亞曆山德羅·伏特命名。其最初通過标準汞電池的電動勢來标定。
與絕對伏特的關系
1948年前,國際伏特與絕對伏特(基于國際單位制理論推導)并存,兩者存在微小差異:
$$1 text{國際伏特} = 1.00034 text{絕對伏特}$$
後因絕對伏特更精确,1948年起國際伏特被完全取代。
現代定義
當前伏特(即絕對伏特)的正式定義為:
$$1 text{V} = 1 text{J/C} = 1 text{W/A}$$
即1伏特表示每庫侖電荷做功1焦耳,或1安培電流産生1瓦特功率時的電壓差。
總結
“國際伏特”是早期實驗性電壓單位,現已淘汰。現代伏特基于國際單位制理論,與能量、電荷等基本量直接關聯,精度更高。
半酸性耐火材料大腦唇等效性原理反勞工法腹水肉湯高鉛酸鉀公司往來帳戶信息系統共振激發黑線澆鑄不足假椎借方客戶經院哲學舊觀就位均熱爐橘皮朗德g因子兩手同利留置類别買方信用美國鑄造學會怒吠弱币社會一體化雙自由基引發作用水平纖維塌積的陶土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