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objective measurement
【經】 objectives
measurement
【醫】 measurement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客觀量度”(kèguān liángdù)指基于可觀察、可量化數據而非主觀感受的測量标準或評估方法。其核心在于排除個人偏見,依賴事實性指标進行判斷。以下是詳細解析:
來源:
可量化性(Quantifiability)
需以數值級或标準化單位呈現(如溫度計讀數、實驗數據)。
例:血壓值(120/80 mmHg)是客觀量度,而“感覺頭暈”是主觀描述。
可驗證性(Verifiability)
不同主體使用相同方法應得出相近結果(如實驗室重複實驗)。
來源:ISO國際标準(ISO/IEC GUIDE 99:2007)強調測量結果的複現性。
中立性(Neutrality)
避免受測量者情感、立場影響(如盲審學術論文、雙盲藥物試驗)。
領域 | 客觀量度實例 | 主觀描述對比 |
---|---|---|
科學研究 | 實驗數據、統計顯著性(p值) | “顯著效果” |
醫學診斷 | 血液檢測指标、影像學結果 | “患者自覺疼痛減輕” |
質量控制 | 産品合格率、誤差範圍(±0.01mm) | “做工精細” |
語言測試 | 雅思分數、詞彙量統計 | “英語流利” |
來源:心理學研究指出主觀報告易受認知偏差影響(Kahneman, 2011)。
漢語“客觀”強調“對象實存性”,英語“objective”側重“視角中立性”(Lü, 2013)。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客觀量度”是跨學科的核心方法論概念,其權威性依賴于标準化工具與可證僞數據,在學術與專業場景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客觀量度”是由“客觀”與“量度”組合而成的詞語,需分别理解其核心含義後綜合解釋:
1. 量度的定義
2. 客觀的含義
3. 客觀量度的綜合解釋
4. 與主觀量度的區别
客觀量度是通過公認标準與工具實現的量化評估,強調可重複性和中立性,常見于科學、工程及數據分析領域。
白朊倍達氏鍊黴菌磁盤盒訂購合約凍熔穩定劑氟石的公斷會議共沸劑共振闆過剩冗餘度彙款通知降落誤差結構參引結晶熱矩陣程式設計語言累加計數器六十的内側的齊次邊界條件起貨簿熔塊塞杆散裝填料生色團實收股本雙座腳踏車四部組成算出來損壞材料通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