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objective measurement
【经】 objectives
measurement
【医】 measurement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客观量度”(kèguān liángdù)指基于可观察、可量化数据而非主观感受的测量标准或评估方法。其核心在于排除个人偏见,依赖事实性指标进行判断。以下是详细解析:
来源:
可量化性(Quantifiability)
需以数值级或标准化单位呈现(如温度计读数、实验数据)。
例:血压值(120/80 mmHg)是客观量度,而“感觉头晕”是主观描述。
可验证性(Verifiability)
不同主体使用相同方法应得出相近结果(如实验室重复实验)。
来源:ISO国际标准(ISO/IEC GUIDE 99:2007)强调测量结果的复现性。
中立性(Neutrality)
避免受测量者情感、立场影响(如盲审学术论文、双盲药物试验)。
领域 | 客观量度实例 | 主观描述对比 |
---|---|---|
科学研究 | 实验数据、统计显著性(p值) | “显著效果” |
医学诊断 | 血液检测指标、影像学结果 | “患者自觉疼痛减轻” |
质量控制 | 产品合格率、误差范围(±0.01mm) | “做工精细” |
语言测试 | 雅思分数、词汇量统计 | “英语流利” |
来源:心理学研究指出主观报告易受认知偏差影响(Kahneman, 2011)。
汉语“客观”强调“对象实存性”,英语“objective”侧重“视角中立性”(Lü, 2013)。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客观量度”是跨学科的核心方法论概念,其权威性依赖于标准化工具与可证伪数据,在学术与专业场景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客观量度”是由“客观”与“量度”组合而成的词语,需分别理解其核心含义后综合解释:
1. 量度的定义
2. 客观的含义
3. 客观量度的综合解释
4. 与主观量度的区别
客观量度是通过公认标准与工具实现的量化评估,强调可重复性和中立性,常见于科学、工程及数据分析领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