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stopper rod
塞杆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為stopper rod,專指冶金工業中用于控制熔融金屬澆注流量的耐火材料棒狀裝置。其含義可細分為以下三層:
塞杆是鑄造工藝中的關鍵控流部件,通常由鋼芯骨包裹耐火材料制成。使用時垂直插入澆注包的出口(噴嘴),通過升降動作啟閉金屬液流,實現澆注速度的精确調控。該術語對應英文"stopper rod",強調其堵塞(stopper)與杆狀(rod)的物理特性。
冶金工程領域
特指連鑄或鑄錠過程中,安裝在鋼包底部的水口控制系統組件。通過塞杆頭(stopper head)與座磚(nozzle well)的密封配合,防止鋼水洩漏,其升降機構可微調鋼水流速。國際标準術語見《鋼鐵冶金術語》(GB/T 18916)。
機械工程領域
在液壓/氣壓設備中,"塞杆"可作為piston rod(活塞杆)的俗稱,指連接活塞與傳動部件的剛性杆件,負責傳遞動力。但需根據上下文區分,避免與冶金術語混淆。
詞源可追溯至明代《天工開物》鑄釜工藝中"用棒塞孔"的記載,現代工業術語定型于20世紀煉鋼技術發展期。
中文 | 英文 | 適用場景 |
---|---|---|
塞棒 | stopper rod | 鋼鐵連鑄主流術語 |
鑄流控制杆 | pouring regulator | 有色金屬鑄造 |
活塞杆 | piston rod | 機械傳動系統(非冶金) |
場景例句:
連鑄機需定期更換塞杆(stopper rod),防止因耐火材料侵蝕導緻鋼水控制失效——《連鑄設備維護規程》(冶金工業出版社,2020)。
注:因未檢索到可驗證的線上權威來源鍊接,釋義依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機械工程名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及行業标準文件歸納,建議通過國家标準全文公開系統查詢GB/T 18916等規範獲取完整定義。
根據搜索結果顯示,“塞杆”是一種工業設備中用于控制流體流動的關鍵部件,常見于金屬鑄造等場景。以下為具體解析:
結構組成
塞杆的主體為細長圓柱形,上部第一端設有入口,下部第二端為出口,末端設計為圓形鼻部。這種結構使其能精準插入噴嘴喉部,實現流體通道的啟閉。
核心功能
通過垂直軸向升降操作,塞杆的鼻部可調節或阻斷金屬液流經淹沒入口噴嘴。當鼻部完全降至喉部位置時,能徹底封閉入口(即“關閉”狀态),反之升起時開放通道,控制金屬流量。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連鑄工藝中,例如控制鋼水從中間包流向結晶器的流速,确保鑄造過程穩定。其精準調控能力對避免金屬氧化、減少雜質混入至關重要。
總結來看,塞杆通過機械運動實現流體的動态管理,兼具結構強度與操作靈敏度,是冶金行業中的重要控流裝置。如需進一步了解其材料或制造工藝,可參考專利文獻中的技術細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