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open operation
be open to; come into bloom; dispark; open
【醫】 patefaction; patency
operation; surgery
【醫】 operation
開放性手術(英文:Open Surgery)指外科醫生通過單一切口(通常較長)直接切開皮膚和組織,充分暴露手術部位以進行直視下操作的傳統手術方式。該術語強調與“微創手術”(如腹腔鏡、内鏡手術)的區别,核心在于手術入路的開放性和視野的直接性。
漢語釋義
“開放性”指手術過程中體腔或組織完全敞開,便于醫生直觀觀察和操作;“手術”即外科幹預手段。合稱強調通過開放切口進行的外科治療。
英文對應
“Open Surgery”為國際通用醫學術語,常見于醫學文獻。其反義概念為“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微創手術)。
常見于以下領域:
特征 | 開放性手術 | 微創手術 |
---|---|---|
切口大小 | 單一切口,較大(>5cm) | 多個小切口(0.5-1.5cm) |
術後恢複 | 較慢(平均7-14天) | 較快(平均3-7天) |
并發症風險 | 較高(感染、粘連) | 較低(但存在器械相關風險) |
開放性手術是一種傳統的外科手術方式,需通過較大切口直接暴露并處理病竈組織。以下是綜合解釋:
開放性手術又稱傳統開刀手術,需在體表切開皮膚、皮下組織甚至肌肉層,形成較大切口(通常十幾至幾十厘米),直接顯露内髒器官或病變部位進行操作。其核心特征包括:
對比維度 | 開放性手術 | 微創手術 |
---|---|---|
切口大小 | 單一切口15-30cm | 多個0.5-2cm小孔 |
恢複時間 | 4-8周 | 1-2周 |
操作方式 | 直接器械操作 | 借助腹腔鏡/機器人 |
複發風險 | 相對較低(如腸癌) | 可能略高 |
優勢:
局限:
術後需特别注意傷口護理,包括嚴格消毒、避免沾水、定期換藥等。隨着技術進步,目前約60%手術可采用微創方式,但開放性手術仍是複雜病例的重要選擇。具體術式需由醫生根據病竈位置、患者體質等綜合評估。
白草果不盡道德義務的遺囑側附着撤銷條款吹泡汽通淬滅管丁酸錳發微光橄榄石共同帳戶畸形發展聚花果開本款冬括約肌的簾布淋巴系統脈沖串式傳輸馬腿拇指切斷迷走神經的清償區域協定傷心的審訊日梭織堂皇鐵蹄通訊員通用電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