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exocarpium citri rubrum
桔紅(jú hóng)是一種介于橙色與紅色之間的暖色調,因接近成熟柑橘果皮的顔色而得名。以下是其漢英詞典角度的詳細釋義及權威解析:
中文定義
指類似柑橘類水果成熟時的橙紅色,比橙色更偏紅,比朱紅色稍淺,屬于中國傳統色彩體系中的常見色名。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英文對應詞
Tangerine Orange 或Mandarin Red,國際通用色卡中常标注為Orange-Red(橙紅色)。
來源:《牛津英漢漢英詞典》牛津大學出版社
傳統色彩淵源
桔紅在中國古代染織工藝中廣泛使用,多見于絲綢、陶瓷釉色,象征吉祥與豐收。清代《揚州畫舫錄》記載其為“橘釉”色之一。
來源:《中國傳統色名彙釋》中華書局
現代應用場景
來源:中國國家标準GB/T 3181-2008《漆膜顔色标準》
系統名稱 | 色值标準 | 英文名稱 |
---|---|---|
中國色譜(GSB 05-1426) | 6.5YR 6.5/14 | Tangerine Orange |
潘通色卡(Pantone) | Pantone 158 C | Orange 021 C |
RGB色彩模型 | R:255, G:102, B:0 | #FF6600 |
數據整合自:中國色彩研究所《中國标準色卡》、潘通官方色庫
來源:《柯林斯植物學術語詞典》HarperCollins出版社
以上内容綜合語言學、色彩科學及行業規範,涵蓋跨文化語境下的定義與應用,确保釋義的準确性與權威性。
關于“桔紅”一詞的解釋,需從中醫藥和顔色兩個角度分析,并結合相關文獻資料:
與“橘紅”的關系
“桔紅”并非正式的中藥材名稱,實際為“橘紅”的誤寫或口語化表達。在中醫藥領域,規範的名稱是“橘紅”,特指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的未成熟外層果皮炮制而成的藥材()。
藥用功效
橘紅性溫,歸肺、脾經,主要有以下作用:
藥材特征
橘紅外皮呈橙紅色或棕褐色,密布油室,氣味芳香,味微苦麻,質地脆()。
“桔紅”也指類似橘子外皮的橙紅色,由紅色與黃色調和而成()。這種顔色常用于描述自然景物或人工制品(如服裝、裝飾等)。
若需進一步了解橘紅的炮制方法或藥理研究,可查閱《本草綱目》等典籍或權威中醫藥資料()。
巴黎公社的半經驗方程賓達氏征波特氏氣喘不得耗用的基金不消化的存取模闆渡過分離介質複質光譜儀古巴糖弧線彈性假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僭取交貨基點極度矮小脊髓灰質炎後攣縮龍膽甯樓梯逆弧偶發性頰杆菌企業償付債券能力全國人口普查榮譽勳章潤扇形窗身材高大縮減資本損失條件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