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basing point
deliver the goods; delivery
【經】 deliver goods; delivery
base point; basic point; starting point
【化】 base point; cardinal point
【經】 basic point; basis point; equalization point
在漢英貿易術語中,"交貨基點"對應的英文概念為"Delivery Base Point",指國際貿易中買賣雙方約定的貨物所有權及風險轉移的法定地理節點。該術語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法律效力界定
根據《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2020》(Incoterms® 2020),交貨基點明确劃分了運輸費用承擔、清關責任和貨物損毀風險的時間節點。例如FOB(Free On Board)條款中,貨物越過船舷即視為完成交貨基點。
計價基準功能
該術語常作為國際貿易價格核算的基礎,國際商會(ICC)指出交貨基點直接影響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等計價方式的成本分攤範圍。
運輸模式適配性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CISG)第31條強調,交貨基點的設定需匹配海運、空運或多式聯運等不同運輸方式,集裝箱運輸中常以CY(Container Yard)作為基點。
該術語的應用需通過書面合同明确約定,避免因地理節點模糊引發貿易糾紛。中國商務部發布的《國際貿易合同範本》建議采用國際商會标準條款進行補充說明。
“交貨基點”是一個結合“交貨”與“基點”的複合概念,需分别理解其含義及組合後的應用場景:
交貨
指按約定将貨物或服務交付給買方,涉及商業合同履行中的時間、質量和數量要求。
基點
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
在貿易或物流中,“交貨基點”通常指計算交貨價格的地理基準點。根據基點定價法(Basing Point Pricing),企業會指定一個或多個“基點城市”作為運費計算的起點。無論貨物實際從何處發出,買方支付的價格=基點城市價格+從該基點到目的地的運費。
例如:鋼鐵企業若設定上海為基點,即使貨物從南京發出,買方仍需支付“上海到北京”的運費,而非實際運輸路徑的費用。
這種定價策略可統一不同供應商的交貨價格,減少區域運費差異帶來的競争,常用于大宗商品(如鋼鐵、木材)交易中。
交貨基點是商業場景中用于标準化定價的地理基準點,與金融領域的“基點”含義不同,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