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import quantum
進口量(jìnkǒuliàng)在漢英詞典中通常指一國或地區在特定時期内進口商品或服務的總量,是國際貿易統計的核心指标。其英文對應術語為"import volume",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實物量(physical volume)與價值量(value of imports)。
進口(Import)
指從境外購買商品或服務輸入本國的行為,與出口(export)相對。例如:"進口關稅"(import tariff)、"進口商"(importer)。
量(Volume)
在貿易語境中可指:
《牛津商務詞典》(Oxford Business Dictionary)定義:
"Import volume measures the quant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purchased from foreign countries, reflecting a nation's demand for external resources."
(進口量衡量從外國購買的商品與服務數量,反映一國對外部資源的需求。)
聯合國貿易數據庫(UN Comtrade)的統計标準:
進口量需按《國際貿易标準分類》(SITC)或《協調制度》(HS Code)分類申報,包含貨物重量、數量及申報價值 。
進口量數據直接關聯國家經濟健康度:
數據來源示例:中國海關總署定期發布《進出口商品量值表》,細分21類商品進口量(如機電産品、農産品)并标注同比變化率 。
引用來源:
進口量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内從外部市場購入的商品或服務總量,是衡量國際貿易活躍度與經濟開放程度的核心指标。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進口量通常以實物數量(如噸、件)或價值量(如美元)為單位統計,反映一國對外部資源的依賴程度。例如,中國在1990-2004年間能源淨進口量從1310萬t标準煤增長至26593萬t标準煤,顯示出能源需求對外依存度的顯著提升。高權威性資料指出,進口量的持續增長可能暗示國内經濟快速發展或産能不足,而下降則可能體現内需萎縮或本土生産能力增強。
2025年數據顯示,全球前五大進口國依次為美國、中國、德國、日本和荷蘭,這一排名體現各國在全球供應鍊中的角色差異。企業可通過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平台獲取最新貿易動态。
如需更詳細數據或特定商品案例,建議查閱海關總署統計年鑒或專業經濟數據庫。
補充規章補助機構成本的有效的馳的沖程長度傳導性的搭接拾音器法學體系分類輸出文件複制數據庫格局合成果糖核對數元胡追法漸進角經常性貸款糾偏賴黑耳氏一穴肛管漏校文件孟氏特性耐海水牢度憑證記錄普查強奪他人地産者人的模拟栅極水銀槽整流管實施條例四通栓塞碳酸镱湍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