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mphistoma watsoni; Cladorchis watsoni; Pseudodiscus watsoni
tile
【化】 tile; watt
【醫】 tile
accrue; crude; rawness; unripe; give birth to; grow; living; procreate
student
【醫】 bio-
family name; surname
【醫】 fluke; fluke worm; trematode
瓦生氏瓦生吸蟲(Watsonius watsoni)是一種寄生于哺乳動物(包括人類)腸道的吸蟲,屬于後睾科(Paramphistomatidae)。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其詳細含義及相關信息:
指該寄生蟲的發現者或命名者姓氏音譯,源自英國寄生蟲學家Malcolm Watson(1873-1955)。後綴“氏”表示歸屬,常見于生物分類學命名(如“卡氏肺孢子蟲”)。
“吸蟲”即trematode 或fluke,指扁形動物門吸蟲綱的寄生蠕蟲。全名強調該蟲由Watson首次描述,故中文名重複“瓦生”以對應拉丁學名 Watsonius watsoni。
主要寄生于終宿主(如靈長類、人類)的十二指腸(duodenum)和空腸(jejunum),偶見于膽管。
大量寄生可導緻腸黏膜炎症、潰瘍及出血,引發腹瀉、腹痛、營養不良,稱為瓦生吸蟲病(Watsoniasis)。人類感染罕見,多因誤食含囊蚴的水生植物(如菱角)所緻。
該蟲由Malcolm Watson 于1907年在馬來西亞猴體内首次發現,後由Arthur Looss 于1911年命名。其研究推動了人畜共患吸蟲病的認知,體現了寄生蟲學與熱帶醫學的交叉進展。
https://www.merckmanuals.com/professional/infectious-diseases/trematodes-flukes/overview-of-trematode-infections
https://www.journalofparasitology.org/doi/10.1645/0022-3395(2000)086[0001:HNOWW]2.0.CO;2
關于“瓦生氏瓦生吸蟲”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瓦生氏瓦生吸蟲(學名:Cladorchis watsoni)是一種寄生性吸蟲,屬于扁形動物門(Platyhelminthes)吸蟲綱(Trematoda)。其名稱中的“瓦生氏”可能來源于對該蟲發現者或研究者姓氏“Watson”的音譯。
提示:如需更專業的生物學描述或實驗數據,建議查閱《獸醫寄生蟲學》等權威書籍,或通過學術數據庫獲取文獻。
不消化糞倉庫收據儲蓄部門放款氘化電洞移動率碟形半徑放射性鉀工作負嗬關鍵詞表冠岩禾谷植物黃連次鹼環氧胡蘿蔔素角向振動頻率基骨精确度上限晶體生長坩埚下降法禁阻輻射躍遷絕對計數器居住地法靠攏牢靠利普許茨氏定律流體肥料卵收斂矩陣塔内淤渣調屏調栅振蕩器土地終身保有權囤積居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