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peripheral allocation table
外圍分配表(Peripheral Allocation Table)是計算機系統特别是嵌入式系統中用于管理外設資源的關鍵數據結構。它定義了處理器可訪問的外圍設備(如UART、GPIO、ADC等)在内存或I/O地址空間中的具體映射位置及配置信息,确保系統能正确識别和操作硬件。其核心作用包括:
地址映射樞紐
該表記錄了每個外設寄存器組的基地址、地址偏移量及訪問權限(如隻讀/讀寫)。例如,UART0的控制寄存器可能映射到地址0x4000_1000,而狀态寄存器位于0x4000_1004。這種映射使軟件可通過内存訪問指令直接操控硬件。
資源配置模闆
包含中斷請求線(IRQ)分配、時鐘門控設置、DMA通道綁定等參數。系統啟動時,引導程式或操作系統依據此表初始化外設,避免資源沖突(如兩個設備占用同一中斷向量)。
多數嵌入式系統采用靜态編譯的分配表(如ARM Cortex-M的SCB外設定義),而複雜系統(如Linux)支持動态加載設備樹(Device Tree)實現運行時配置。
驅動開發需嚴格遵循分配表定義,例如STMicroelectronics的STM32 HAL庫通過stm32f4xx.h
頭文件聲明外設基地址,确保代碼可移植性。
中文術語 | 英文對照 | 定義關聯 |
---|---|---|
地址映射 | Address Mapping | 分配表的核心功能 |
設備樹 | Device Tree | 動态分配表的實現形式 |
寄存器描述符 | Register Descriptor | 表中條目的數據結構 |
權威參考來源:
“外圍分配表”是一個計算機領域的專業術語,其英文對應為Peripheral Allocation Table()。該術語主要用于描述計算機系統中對外圍設備資源的管理和分配機制,通常涉及硬件與操作系統之間的協調。
需要注意的是,其他搜索結果中提到的“外圍”作為網絡流行詞的含義(如暗指特定灰色職業)與此技術術語無關,需根據上下文區分。
不關心的乘客險氮的耳屏闆粉化分組信息覆蓋管理程式的例行程式高頻率各向異性傳聲介質功利過時的船雙華黃芪互耦力琥珀色減磨軸承結合量解散法令棘上韌帶靠工資維持生活的人可用濃縮羟丁氨酸任選命令剩件似杆菌的伺服信道糖原貯積障礙聽其自然統計性估計外債償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