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哪醇重排作用英文解釋翻譯、頻哪醇重排作用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pinacol conversion
分詞翻譯:
頻哪醇的英語翻譯:
【化】 pinacol; pinacone; tetramethyl ethylene ketone
重排的英語翻譯:
recomposition; reset
【計】 arrange; derangement; rearrangement
【化】 rearrangement
作用的英語翻譯:
affect; effect; intention; action; motive; operation
【醫】 action; effect; process; role
【經】 role
專業解析
頻哪醇重排(Pinacol Rearrangement)是一種重要的分子内重排反應,特指鄰二醇類化合物(1,2-二醇)在酸性條件下發生脫水、碳骨架重組,最終生成羰基化合物(醛或酮)的反應。該反應名稱源于其最典型的底物——頻哪醇(Pinacol,即2,3-二甲基-2,3-丁二醇)重排生成頻哪酮(Pinacolone,即3,3-二甲基-2-丁酮)的反應。
反應機理與過程:
- 質子化與脫水: 酸的質子首先與鄰二醇中的一個羟基結合,形成氧鎓離子中間體。該中間體不穩定,失去一分子水,生成碳正離子中間體。此碳正離子位于原二醇中取代基較多的碳原子上(遵循碳正離子穩定性規則:三級 > 二級 > 一級)。
- 烷基遷移與重排: 相鄰碳原子上的烷基(或芳基、氫)帶着其成鍵電子對,向缺電子的碳正離子中心遷移(1,2-遷移),同時遷移基團原來所在的碳原子失去一個質子(對于烷基/芳基遷移)或成為羰基碳(對于氫遷移)。遷移基團的親核能力順序通常為:芳基 > 烷基 > H。遷移基團的選擇性也受其空間位阻和電子效應影響。
- 生成羰基化合物: 遷移完成後,原碳正離子中心轉變為羰基碳(C=O),最終産物為酮(若遷移基團為烷基或芳基)或醛(若遷移基團為氫)。
關鍵特征與要點:
- 驅動力: 反應的主要驅動力是生成更穩定的羰基化合物(特别是當生成三級酮或共轭酮時)以及更穩定的碳正離子中間體(取代基較多的碳優先形成碳正離子)。
- 區域選擇性: 當鄰二醇不對稱時,脫水傾向于發生在能生成更穩定碳正離子的羟基上(即取代基較多的碳)。隨後的遷移基團選擇則取決于其遷移傾向性和空間因素。
- 立體化學: 遷移基團在遷移過程中,其構型通常保持不變(立體專一性),因為遷移是協同過程,遷移基團始終與離去基團(水)處于反式共平面的位置(反式遷移)。
- 應用: 頻哪醇重排是合成特定結構酮(尤其是叔烷基酮或環狀酮)的重要方法,在天然産物合成和複雜分子構建中有應用。
漢英術語對照:
- 頻哪醇重排 (Pǐn nǎ chún chóng pái) - Pinacol Rearrangement
- 鄰二醇 (Lín èr jǐ chún) - Vicinal Diol / 1,2-Diol
- 碳正離子 (Tàn zhèng lí zǐ) - Carbocation
- 1,2-遷移 (1,2 Qiān yí) - 1,2-Shift / 1,2-Migration
- 羰基化合物 (Tāng jī huà hé wù) - Carbonyl Compound
- 頻哪醇 (Pǐn nǎ chún) - Pinacol
- 頻哪酮 (Pǐn nǎ tóng) - Pinacolone
參考資料:
- 有機化學教材 (Organic Chemistry Textbook): 如 Clayden, J., Greeves, N., & Warren, S. (2012). Organic Chemistry (2n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pter on Rearrangement Reactions) [Link: https://global.oup.com/ukhe/product/organic-chemistry-9780199270293]
- 有機反應機理專著 (Organic Reaction Mechanism Reference): Smith, M. B., & March, J. (2007). March's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Reactions, Mechanisms, and Structure (6th ed.). Wiley-Interscience. (Section on Pinacol Rearrangement) [Link: https://www.wiley.com/en-us/March%27s+Advanced+Organic+Chemistry%3A+Reactions%2C+Mechanisms%2C+and+Structure%2C+7th+Edition-p-9781119371809]
- 《美國化學會志》經典論文 (Classic JACS Paper): Whitmore, F. C. (1932). The Pinacol Rearrangemen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54(8), 3274–3283. (DOI: 10.1021/ja01346a037) [Link: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ja01346a037]
- 綜述文章 (Review Article): The Pinacol Rearrangement. (Comprehensive review covering mechanism, scope, stereochemistry, and applications). In Organic Reactions. (Specific volume/chapter reference varies by edition). [Link to Series: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series/1520380X]
網絡擴展解釋
頻哪醇重排(Pinacol rearrangement)是一種有機化學反應,指鄰二醇(如頻哪醇)在酸性條件下脫水并發生分子内重排,生成羰基化合物(如酮或醛)的過程。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反應定義與基本過程
鄰二醇(尤其是兩個羟基連在相鄰叔碳上的化合物)在酸催化下,經曆羟基質子化、脫水生成碳正離子,隨後發生基團遷移,最終形成更穩定的酮類化合物。例如,頻哪醇(2,3-二甲基-2,3-丁二醇)重排生成頻哪酮(3,3-二甲基-2-丁酮)。
2. 反應機理
反應機理可分為以下步驟:
- 羟基質子化:酸性條件下,一個羟基被質子化,形成氧鎓離子。
- 脫水生成碳正離子:質子化羟基失去水分子,形成不穩定的碳正離子中間體。
- 基團遷移與重排:相鄰碳上的基團(如芳基、烷基或氫)通過反式共平面遷移到碳正離子中心,生成更穩定的氧鎓離子(氧原子帶正電荷,滿足八隅體結構)。
- 脫質子生成酮:氧鎓離子失去質子,形成最終的酮類産物。
3. 反應驅動力
- 氧鎓離子的穩定性:相較于碳正離子,氧鎓離子因氧的孤對電子可分散正電荷,形成八隅體結構,穩定性更高。
- 取代基的電子效應:供電子基團(如芳基)優先遷移,進一步穩定中間體。
4. 反應特點
- 遷移順序:芳基 > 烴基 > 氫(但氫遷移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更快)。
- 立體化學:基團遷移需與離去基團(如羟基)處于反式共平面位置。
- 取代基影響:能形成更穩定碳正離子的羟基優先質子化并脫水。
5. 應用與擴展
- 合成螺環烴:通過環狀鄰二醇的重排實現環的擴大或縮小。
- 半頻哪醇重排:含雜原子(如鹵素、氨基)的鄰二醇重排,條件更溫和且選擇性更強。
- 區域選擇性調控:通過改變酸催化劑(如質子酸或路易斯酸)控制産物結構。
頻哪醇重排的核心是通過碳正離子中間體的重排生成穩定氧鎓離子,最終形成酮類化合物。其驅動力、立體化學及取代基效應使其在複雜分子合成中具有重要價值。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闆保證承擔義務不透液體的藏毛囊腫承攬價額底物循環動機心理學動态密封獨立顯示器富克斯氏蛋白試驗服務性租賃骼骨臀線哈欠可互換性裝配暮色披毛菌科評價卡奇上岸費商人舌下阜石灰模數石墨砂孔巢屍體觀察庭園青草地退化電子氣圖着色秃子外彙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