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super visum corporis
body; bones; cadaver; carcase; carcass; corpse; corpus
【醫】 cadaver; corpse; necro-; nekro-; Ptoma
observe; survey; espial; look into; watch
【化】 observation
【醫】 observation; view
【經】 observation; take stock of
屍體觀察(Cadaver Observation)在法醫學與解剖學領域指通過系統性檢查人類遺體以獲取生物特征、死亡原因及病理變化的專業操作。根據《牛津法醫學教科書》(Oxford Textbook of Forensic Medicine),該過程需遵循标準化流程,包含外部體征記錄、組織取樣分析及影像學輔助檢測三階段。
醫學權威機構将其細分為三個核心維度:
在司法鑒定領域,該技術對死亡時間推定具有決定性作用。哈佛醫學院法醫系研究顯示,結合直腸溫度測量與角膜混濁度評估,可将死亡時間誤差控制在±2小時内(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2023)。實際操作中需嚴格遵循《WHO屍體處理感染控制規程》,使用PPE防護裝備并執行生物安全三級标準。
屍體觀察是法醫學及病理學中的重要環節,指通過系統檢查屍體表面及内部特征,以确定死因、死亡時間、損傷性質等信息的過程。以下是其核心内容和意義:
環境與初步檢查
需先記錄屍體位置、姿态及周圍痕迹,避免破壞其他證據。隨後觀察衣着、身長、膚色、營養狀況等基礎特征,并檢查是否存在畸形、瘢痕、皮疹等異常。
屍體現象分析
包括屍斑、屍僵、腐敗程度等。例如,屍斑出現時間可輔助推斷死亡時間(如死後1~2小時開始出現)。
體表損傷記錄
需詳細描述損傷的位置、形狀、大小及方向,如銳器傷、鈍器傷等,并通過拍照固定關鍵證據。
當屍表檢驗無法明确死因時,需進行解剖。主要步驟包括:
屍體觀察通過科學方法還原死亡真相,兼具司法公正與醫學進步的雙重價值。如需完整信息,可參考法醫病理學相關規範或司法鑒定指南。
【别人正在浏覽】